第七百四十一章 五大顶级世家-《大炎不良人》


    第(3/3)页

    南宫琉璃是失踪大皇子的生母,也是如烟别苑内唯一幸存下来的人,这些年也遭受了不少非议,不过,南宫琉璃从王妃到皇后,就极其的低调,哪怕当初贤德皇后把内库财权交给怀亦公主李钰凝,她都没有什么意见,在其成为皇后之后,也只掌控着一半内库财权而已,而在大皇子丢失之后,她更是极少去管内库财权。

    有人说,南宫琉璃是历代皇后当中最幸运的一个,一方面是炎武帝后宫的妃子很少,没人为了争宠而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则是李建民很痴情,对这个发妻很是宠溺,尤其是在大皇子丢失之后,李建民对其的宠溺,更是深厚无比。

    有人在这个时候,准备对欧阳家族出手,看似是针对欧阳家族,实际上是冲着南宫家族而去的,或者说是冲着南宫琉璃而去的。

    南宫琉璃虽然很低调,其才情也好,还是德性也罢,都配得上皇后这个位置的,但是,有一点儿饱受诟病,那就是除了大皇子之外,这些年没有子嗣,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寻常百姓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注重传承有序的皇家了。

    在想到了南宫家族之后,许一凡也终于明白,欧阳奇为何会让诸葛独孤留在这里了,因为诸葛家族跟南宫家族是世交,二者的关系不是附属关系,算是平起平坐,不过,诸葛家族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辉煌,得益于南宫家族对其的扶持和协助。

    欧阳家族作为南宫家族的附属,而诸葛家族又跟南宫家族关系匪浅,欧阳家族寻找诸葛家族的帮忙,也在情理当中,想通了这一点,许一凡就开始另外一个问题。

    若这次设局之人,真的像他猜测的那般,是奔着南宫家族而去的,那这个人的能量和实力绝对超乎想象,而这个人是谁都可以,却绝对不会是炎武帝,在炎朝当中,炎武帝可以跟任何人撕破脸,却绝对不会跟南宫家族撕破脸。

    其中缘由也很简单,南宫家族底蕴太深厚了,若是动了南宫家族,李氏江山就会不稳,而且很容易崩盘,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就许一凡了解过的中国历史也好,还是这个世界的历史也罢,很多君王能够登顶,都是依靠这些不出世,异常低调的财阀集团的支持才行。

    别的不说,就说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两大王朝之一的隋朝,隋朝和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隋朝的灭亡很多人都将过错归结在隋炀帝杨广身上,认为是他残暴无度,荒淫暴乱导致,而事实并非如此。

    隋炀帝杨广其实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君王,其雄才伟略,堪比秦始皇,而他能够上位,是得到了当时四大财团的支持,其分别是关中集团,江左集团,关陇集团,还有山东集团,而杨广在上位之后,就像摆脱财团的控制,要知道,这些财团掌握着朝代的命运,同时也把握着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他们的势力无处不在,满朝文武有三分之二是这些财团的人,这对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杨广先是迁都洛阳,以此摆脱关陇集团,同时,他又重开科举,让山东集团进入权利的中心的,随后他又跟江左集团联姻,这让关陇集团和关中集团感到了威胁,之后,杨广发动了著名的三征高句丽的战役,其目的就是为了消耗这些财阀集团的实力。

    这场战役,确实极大的消耗了四大财阀集团的实力,但是,也遭到了他们的反扑,导致隋朝二世而亡,虽然隋炀帝没有摆脱财阀集团的控制,却给后面的唐朝做出了榜样,最终在唐朝唐太宗手里完成了这一壮举。

    而在这个时代,亦是如此,炎朝李氏能够问鼎中原,得益于南宫家族的鼎力支持,而南宫家族不像隋炀帝时期的关陇集团那般,把持着朝政,他们异常的低调,属于闷声发大财的那种,另外,南宫家族亲近儒家,把中庸之道发挥的淋漓尽致,因此,炎朝李氏跟南宫家族,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谁也不可能抛弃对方。

    既然不是炎武帝出手,那炎朝当中敢跟南宫家族掰手腕的人,可少之又少,除了剩余四大世家之外,应该没有别人了,而剩下的这四大世家,已经低调了太多年了,虽说除了南宫家族长期盘踞在中原之外,其他四大家族都离开了中原,可是离开之后是可以回来的。

    比如当年大炎王朝统治期间,佛门进入中原传教,就是西门家族在背后出力影响的,而道教回到中原,也是一样,其背后东方家族也出力良多。

    这些世家虽然离开了中原,可他们在中原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现如今,满朝文武大臣,还有诸多豪门望族,世家财阀,有多少人是属于这四大世家阵营的,还真的很难说。

    这次,有人对欧阳家族出手,那下一个肯定就是诸葛家族,在下一个可能就是南宫琉璃皇后了,接着该轮到南宫家族了,有人可能想取而代之,亦或者是想要颠覆炎朝的统治。

    想到这,许一凡又想到了之前被他忽略掉的两件小事儿,在西北战局还没有出结果之前,佛门的佛子慧法,道教的圣子李璇玑,先后都进入了长安,然后就沉寂下来,他们的身份也非比寻常,这二人除了是佛门和道教的重要人物之外,他们疑似是皇室成员,而这个皇室自然就是炎朝的皇室,若这个传言是真的,那此时,有人选择出手,似乎也不难理解。

    想到这一点儿,许一凡回过神来,端着酒杯,喃喃道:“这下棋之人,下了好大一盘棋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