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再临杨府-《抗战之铁血东北军》


    第(2/3)页

    杨臣启听到这话感慨万千,这个时代的中国民族资本家们并不好过,他们既要忍受外国商人的排挤打压,还要忍受国内各方势力的盘剥。

    他们的奋斗史可谓是血泪史,在各方势力眼中他们是一只只肥羊,杨臣启在张廷言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尊重。

    “副司令,前段时间沈阳刚被日军攻占,抗日军撤往铁岭,长春城内谣言四起,有的说抗日军已经把铁岭、开原都丢了,还有的人说抗日军7个师的主力都被日军全歼,长春城内可谓一日三惊”杨臣启说道。

    张廷言从杨臣启的话中意识到,抗日军队的舆论宣传能力还是太弱,没能及时将前方正向信息反馈给后方群众。

    如果日军包围长春,在城中散发各种假情报,即使长春有着坚固的城防,城内人心军心涣散,也不一定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

    只可惜张廷言现在手中人才紧缺,没有找到能搞好舆论宣传工作的人,他打算回去后找找史文真,让他给自己物色几个人。

    “副司令,恕我冒昧的问一句,我方与关东军开战这么久,对战胜关东军有几成把握?”杨臣启问道。

    “战争谁都无法准确预测,我只能说短期日军凭借装备兵员素质优势,会令我们很难受,甚至会丢掉一些重要的城市。”

    “不过日本毕竟体量小,战争像一只吞金巨兽,杨会长这点你应该清楚,而日本的家底并不算厚,若战争只有三五年还好,如果我们与日军的战争持续10余年,日本将会被肥拖瘦,瘦脱死”张廷言解释道。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自从杨臣启给抗日军供粮以来,他对此话深有感触。

    前线抗日军十余万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幸好东北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养活这十几万抗日军绰绰有余。

    “我看长春的工事,从长春战役之后一直在修建,副司令莫非是担心日军会兵领长春城下”杨臣启问道。

    “并非没有可能,战局多变,多数时候连我们自己也无法把握,如果关东军持续增兵,攻到长春城下也不是不可能”张廷言说道。

    长春的防御工事从长春战役结束之后,张廷言就在谋划修建,他清楚以日军的战斗力迟早会濒临长春城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