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数十名朝廷命官,多达数百名的各级将领被撤职查办,牵连人数达到数千人之多, 朝堂对南京京营的处理,不可谓不快,同样,也不可谓不狠辣。 谁都知道, 大明的朝政中枢,是在秦国公的掌握之中。 如此行事之狠辣,也符合这位秦国公的一向行事作风。 而…… 现如今,又有几个人会看不出如今的看似辉煌之下的重重隐忧。 更何况,还是在江南这等赋税重地…… 随着朝堂决议定下,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一时之间,整个天下,似乎都平静了不少。 明的暗的, 不知道多少目光,亦是立马汇聚在了江南之地上。 担忧者有之,期待者,同样也有之…… 孙府之上,几部尚书再次汇聚,他们,无疑便是为此而忧虑者。 “秦公,真的撑得住嘛?” 孙传庭幽幽一叹,满眼忧虑。 “江南若有变,赋税定当迟滞,漕运估计也会出问题……” “先帝尚在之时,曾从内帑拨了五十万两银子, 购了大批粮草存于通州。” “近两年北疆军事被秦公包揽,户部也有一点存银, 也尽皆购买成粮草, 囤积在了户部粮仓。” 言至于此, 刘起元停顿一会,又道:“陛下内帑之中,还存有大量粮草物资,当初山西的那些抄家所得,皆是入了陛下内帑……” “纵使江南有变,这些也足以保证京城无忧。” “江南不是可能有变,是必定有变!” 李邦华言之确凿:“江南一变,内外也皆会随之而变!” “我们,也要加快动作了,要是秦公那边顶着那么大的压力,都没出问题,咱们收尾进场出了问题,那可就没脸见人了!” …… 在辽东,自整军的消息,从京城,传至辽东后,原本纷乱不休的辽东,亦是立马就安静了下来。 这个消息,对已成瓮中之鳖的辽镇与后金而言,意味着什么,无比之清晰。 从古至今,改革者,哪有不被反噬的! 就当初天子脚下的京营整编,都掀起了那么大的腥风血雨,更何况远离权力中心的江南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