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后主一味迷信诗歌励兵,不听武将劝告。朝中的武将只能摇着脑袋,失望退朝。 在满朝文武之中,有数名梁国的降臣,其中就有萧瓛与萧珣兄弟二人。二人归顺陈国以来,好歹也是得了陈后主的优待,依旧保持富贵,在朝为官。 萧珣退了朝正往外走,忽然后面有人喊道:“萧大人留步。”萧珣转身一看,正是直阁将军裴蕴,裴蕴叫住萧珣,“裴将军有何要事?” 二人随走随聊,裴蕴道:“我有一封书信,交予大人。” 言罢,裴蕴随手拿出一封书信,塞给萧珣,萧珣赶忙收起,问道:“不知这是何人所托?” “江北亲友。” 萧珣闻听此言,心中有些纳闷,左顾右看,四下无人,便问道:“哪里得来的?” “多说无益,大人一看便知。” 言罢,裴蕴拂袖离去,萧珣趁着无人,打开书信,细细一读,便是一首诗: 归山久做隐僧居, 降下夜色养身躯。 免得凡人扰佳梦, 罪在偷吃酒肉鱼。 读来读去,一看每句诗头四字,这才发觉是“归降免罪”,再看下面的落款“美娘”,萧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萧珺传递的密信。萧珣这才暗想,姐姐传递此信,必是有意招降自己。 萧珣暗想陈后主只知道吟诗作赋,岂是隋军的对手,早晚都要准备后路,正好姐姐萧珺在隋国是晋王妃,便思量着如何投降大隋。 …… 果不其然,陈后主的这第二封增援信,一路送到荆州大营。陈慧纪再次打开信件一看又是一封书信,书信上依旧是首诗歌。 陈慧纪瘫坐在太师椅上,副将顾觉一看陈慧纪脸色,再看此诗,摇了摇头道:“将军,早作打算吧。” 两位将军尴尬之余,忽然有人跑来,正是死守延洲的副将吕忠肃,这吕忠肃跌跌撞撞,身上还有不少血渍,一见陈慧纪便哭诉道:“将军延洲失守,杨素即将东进。” 顾觉问道:“延州江面并未结冰,怎能再次失守?” “隋军造了五牙战船,高约数丈,上有拍石机,用拍杆将巨石抛向水寨,寨台击垮,战船砸穿,难以抵挡。” 顾觉转身对陈慧纪言道:“大将军快快增援京师吧。杨素突破水寨,必然一路东进,占据汉口,截断长江,等到那时,长江东西不能互援,大事休矣。” 陈慧纪长叹一声,两眼依稀,沮丧言道:“我力求寸土不失,奈何朝中奸臣当道,眼下之际,只能丢车保帅,先救建康。”陈慧纪强打精神,传下将令:“传令三军,收拾粮草辎重,登船东进,放弃荆州,驰援建康。” 驻守荆州的三万水军,将战船六百艘、渡船三百余艘,全部装满粮草辎重,不能带走的笨重物资,一概烧毁,大军浩浩荡荡沿江东渡,驰援建康。 南岸的陈军舍弃荆州,去往建康增援,消息传到北岸,刘仁恩大喜,立刻找到杨素,言道:“方才前方来报,陈慧纪已率兵东进,增援建康,舍弃荆州,可趁此收复荆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