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这些工匠听闻武植的这个需求之后,也觉得他的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了。 可是仔细一想,又有其一定的道理存在。 更何况这山寨之上,已经妥善的安排了他们的家小。 并且给他们的待遇,也是相当优厚的。 不仅三餐足量供应,若是干得好的话,还能得上几两赏钱。 这对于以前的他们来说,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 就在这十个鞠球工匠,制作热气球球体的时候。 武植也将刘老三、刘老三手下的那群建设制造军及李诫等人,召集到了聚义厅内。 让他们着手制造吊篮,以及热气球在空中时的动力前进系统、转弯系统、升降系统。 虽然这热气球,能够借助气体上升的力量,逐渐升于空中。 但若是没有转向系统、动力前进系统、以及升降系统的话,那么就极易受到风向的干扰。 而整个热气球最终的目的地,也得全凭风向说了算。 像这种程度的载人飞升,对于武植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而对于热气球的转向系统、升降系统以及动力前进系统。 武植则是根据系统当中,对于这些功能的描述,结合自行车的链式传动原理。 创造出了一套,由双人坐在吊篮当中,不停踩动踏板,通过动物筋腱编织而成的传送带,带动位于吊篮后面的两个旋涡式风轮。 最终以风力推动的方式,使整个热气球具备前进动力系统。 而至于转弯系统,武植则是参考了后世飞机的尾翼。 通过拉动机关,来改变尾翼角度,继而让整个热气球完成角度的转变。 而这只热气球的升降系统,则是通过球体正下方的燃料台调节的。 随着燃料台上的火苗越调越小,热气球向上的动力,也就越来越弱。 直至燃料熄灭的时候,热气球由于没有了气体上升的动力,便回到了地面上。 当然,这些仅仅只是理论方面可行的,而至于具体的实施方面,则要落到刘老三以及李诫的身上。 而这俩也都是牛人,往往只要武植先给他们开一个头,随后将大致的方向给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