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待到事成之后,下官必定再拿三万两来孝敬太师大人。” 蔡京瞥了一眼一脸谄媚的童贯。 “童大人的出手可真是阔绰呀,但这杀人越货的勾当,你也可以找别人去做嘛。” “例如,那些喜欢剪径杀人的草寇强人。” “他们在见到这么一大笔钱财之后,相信也是很乐意为你童大人效劳的,干嘛非找我不可呢?” 此时童贯的眼神当中,不屑之意甚浓。 “就以那些草寇强人的卑劣手段,又怎能比得上太师大人手中,经过多方遴选所挑出来的悍勇之士呢?” “更何况,太师大人手底下的那群人,即便是被擒住了,也不会说出只言片语的。” “而那些山贼草寇们就不同了,一旦他们失手被擒了,那么接下来的善后工作就不好做了。” 蔡京听完童贯的话之后,便点点头。 很显然,是对他的回复十分满意。 “童大人,这个差事我接下了。” “数日之后,你心中的那口恶气便能出了。” …… 当武植回到家以后。 匆匆吃过晚饭便休息了。 次日一早。 武植就跑去了工部,想看看沈括那里的制造进度如何了。 还别说,沈括在武器装备制造方面,的确很有天赋。 在这段时间的制造过程当中,他不但改进了诸葛连弩,在原有设计构造上的一些小缺陷。 甚至就连供给弩箭的方式,李诫也为其做了适当的改进。 原本的诸葛连弩,在填装弩箭的时候,一次性只能填装一只。 而诸葛连弩的最大装箭量,则是十支。 所以,一名操作熟练的兵士,若想将一支诸葛连弩装满弩箭的话,至少也得连续装填十次。 而在沈括的改进之下,他创造性的发明了一种,名叫弩箭填装夹的小装置。 其构造原理,和后世98k步枪,在装填弹药之时,所使用的桥夹类似。 在战斗打响之前,只需要先行将数百个弩箭填装夹,装满弩箭。 然后根据每位兵士,肩负任务的不同,为兵士配备一个或数个弩箭填装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