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似是在质疑这种东西的可行性。 而武植接下来的答复,非但明确了他先前的说法,同时还在选材方面,主动地征求了众位木匠的意见。 关于羽毛球的制作工艺,则是简单之极。 只要去集市上买来几只大鹅,然后选好合适的羽毛,按住了使劲儿往下薅就行了。 若一个不小心,将大鹅薅死了,也能趁热做熟吃掉。 至于制作球头的软木,对于这些木匠来说,也是极其轻松的一件事儿。 可关于球拍主体的制作上,武植则与那些工匠们,产生了一个小小的分歧。 原本,武植打算用实木制作的。 毕竟那东西,质地坚硬,且可塑性也不错。 用实木制作出来的球拍,一支应该可以用上很久。 可是木匠掌柜给出来的提议,却让武植大为赞赏。 他的意思是,实木虽然结实,但在韧性方面却很是一般。 而那藤条,虽然质地较软。 但若是找来数根较细的藤条,将其以规则的方式交叉编制而成一把球拍。 随后再将其浸润于油桶之中。 等两三天之后,为其安装防滑手柄,以及由动物筋腱制成的拍网。 那么必定会是一把耐用结实,且韧性十足的拍子。 木匠掌柜的此番话一出口,顿时就获得所有徒工的大肆褒奖。 而武植也认为,这个制造思路,也远比他的那个想法,要好上许多。 最后经过武植的拍板,制作羽毛球拍的活,就交给了那位木匠掌柜,以及手下的数位木匠徒工去办了。 而在此之后,武植又先后做了两件事。 其一,就是将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即将制作完毕的事儿,告知赵佶。 而那个除了治国以外,样样都行的文体皇帝,在听了武植的新奇介绍之后,立马就对那所谓的羽毛球运动,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赵佶之所以对这项运动如此上心,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武植在‘无意之中’给他透露出的一句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