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哀莫大于心死-《大宋:重生武大郎,逆袭成王》


    第(2/3)页

    于是武植便打算,以这个话题,作为拉近两人关系的突破口。

    在经过了短暂的沉吟之后,武植便将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可宿元景给出来的答复,却大大超出了武植的意料。

    原来,刚刚那三个年轻人,既不是宿元景的亲属,也不是宿元景门下的弟子,而是蔡京的三个儿子。

    而他们此次过来呢,就是为了招降宿元景的。

    想让宿元景,带领他门下的所有弟子,一起对蔡京俯首称臣。

    那蔡京,之所以会如此大费周章地,派自己的儿子前来牢狱之中,劝降宿元景。

    其一,是看上了他在朝廷当中,尚有一部分残余势力。

    虽然那些官员们的能量,比之蔡京等人,远远不如,但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对于此时的蔡京来说,若能将那股力量,也全部收于手中的话。

    那么蔡京的势力范围,无疑将会更上一层楼。

    与此同时,蔡京也相中了宿元景门下,那数以千计的文人门生。

    这些人,虽然没什么功名,但是在大宋的文人圈子里,却拥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蔡京若能将这股势力,也一并握于手中的话,那也就相当于在大宋朝的文人圈子里,也遍布了他的影响力。

    宿元景对于蔡京的狼子野心,又怎么可能觉察不出来呢?

    所以,就在武植来到此地之前,

    他不仅言辞决绝的,拒绝了蔡京三个儿子的提议,还顺势将那三人,酣畅淋漓的痛骂了一顿。

    而这次密谈的彻底破裂,也就等于变相的,让宿元景的一只脚,踏入到了鬼门关内。

    宿元景与蔡京等人,同朝为官多年,所以十分清楚对方的脾性。

    一旦将对方彻底惹怒了,那么他也就断然没有了活命的可能。

    所以此时的宿元景,已经认命了。

    同时也在此刻,失去了继续挣扎下去的动力。

    原本他做官,就是为了辅佐明君,匡扶正义,让全天下的平民百姓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可是到头来呢?

    那些只知道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投机取巧之人,却当上了朝堂大官。

    没有一点治国之能、没有一点主见的赵佶,却坐到了皇帝的宝座上。

    这一切的一切,已经距离宿元景为官之时所期盼的,越来越远了。

    或许,即便再让他活上一百年,他做官之初的美好愿景,也不可能实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