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举,武植也并不认为是蔡京等人的仁慈。 若按照武植的推测那就是,这时候的宿元景以及其家人,在蔡京看来,几乎就跟砧板上的一块肉没啥区别。 他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至于宿元景一家老小,是否会在宿元景出事之前便先行离开京城,则完全不在蔡京等人的考虑之中。 或许对于蔡京等人来说,哪怕大大方方地让宿元景一家老小离开京城,那他们也未必能逃出自己的手掌心。 时迁与王定六二人,在进入了宿府之后,便立即联系到了宿元景的妻儿老小。 当宿元景的妻儿老小,骤然得知一家之主竟被打入开封府大牢的时候,心中自然是交集无比的。 同时,他们也对这件事的幕后主使,蔡京蔡太师颇为忌惮。 就在这时候,王定六便以宿元景门生的身份,想带宿家老小离开京城。 同时,时迁也将宿元景的红木发簪拿了出来,用以取得宿家老小的信任。 对于此事,宿家老小虽然心中颇有疑虑。 但一考虑到,即便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也无法帮到宿元景,同时还有可能对他产生掣肘之时。 便一咬牙,跟随着时迁、王定六二人,连夜收拾了金银细软,离开了宿府。 虽然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午夜。 但是那城门,却依然没有关闭的意思。 至于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 那就是,因为那伙金国使臣,一直都有着夜间打猎的习惯。 而宋朝的官员们,为了照顾好那三名金国使臣。 于是,便暂时性的将宵禁这一政策,废除了。 而这也正好给了武植等人,能够将宿元景家人,连夜送出京城的机会。 由于京城距离水泊梁山,路途甚远的原因。 所以武植,为了照顾宿元景那一大家子的老弱妇孺,特意又让王定六,从城内的几家客栈当中,租借了三辆马车。 用以搭乘宿元景那一大家子人,使其尽快赶到水泊梁山。 至于这一路护送的人选嘛,武植则将这个任务,交到了王定六的手中。 此时,他手中能用的人着实不多。 除了时迁、王定六之外,便再无其他人了。 而时迁,还要负责接下来的行动呢。 所以这件事,只能由王定六一人完成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