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这会儿的没羽箭张清,在东昌府太守刘大人的屡屡压迫之下,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虽然没有被关进牢狱当中,但他每日里所过的日子,几乎就跟被关进大牢没什么区别。 二十余斤的大铁夹往他身上一扣,不仅让他的心里十分膈应,同时也大大限制住了他的双手灵活性。 虽然他仍然可以住在自己的将军府中,但他的身边,却满是那个刘大人所派来监视他的侍女仆从。 这会儿的张清,竟然真的有点后悔了。 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一咬牙留在水泊梁山。 也好过回到这东昌府来,吃苦受罪,惹这些腌臜恶气。 张清着实不知道,像这种恶心人的日子,他到底还要过到什么时候。 在这段时间里,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将这里的事情,报告给上峰,让更高一级的官员参与到这件事情里来。 到那时候,没准会还给自己一个自由之身。 可张清的心中也清楚的很,那就是朝廷方面,在对待有通敌叛国、犯上错乱嫌疑的将领之时,所采用的一惯态度都是,从严、从快、从重。 简单点说就是,宁可杀错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毕竟在这个时期,犯上作乱,甚至是流民草寇攻城略地自己称王的事儿,着实不算罕见。 而在这当中,势头最大的一队伍,便是立身于江南的方腊一伙。 所以朝廷方面,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通常都是极为敏感的。 但凡让他们觉察到一点儿不对劲的地方,那么等待嫌疑人的,往往都是抄家灭门的大祸。 所以,在张清那里有了足够的证据,能把那位刘大人搬到之前,他可是万万不敢将这里的事情,报告给上峰的。 否则等待他的,可能就不仅仅是被带枷软禁那么简单了。 次日清晨。 一只游隼,便从东昌府内一户普通百姓人家的房顶,一跃而起,向着水泊梁山的方向一路疾驰。 大约两三刻钟之后,端坐在聚义厅内悠闲品茶的武植,便收到了这封情报。 展开一看,那上面所书写的内容,顿时便让武植喜出望外。 虽然在此之前,武植便已经预料到了,那张清从水泊梁山之上返回东昌府的时候,必定会被那个东昌府的太守怀疑的。 进而使之张清,遭受到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也是情理之中的一件事儿。 可让武植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东昌府太守,在对待张清的时候,居然会做得这么绝。 此时的武植,既同情张清的遭遇,又在心中暗笑那个太守大人的愚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