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安大夫,周某要走了,此事等周某归来再说也不迟。” 周先明连忙轻咳一声,随后看向了一旁的李复舟,道:“李先生,周某告辞了。” 李复舟颇为伤感的道:“此一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共勾栏听曲。” “哎。” 周先明听闻也是叹了口气,“三爷等我回来,这渝州城最大的画舫任你游玩,那里的老鸨很润,绝对包你满意。” “好,很润就好。”李复舟眼中一亮。 两人眼中依依不舍,尽显情深义重。 不愧是一起勾栏听曲,这感情就是好。 安景在旁没好气的道:“秋闱六天,来回四天,中间游玩,放榜,不过二十天罢了,不必如此。” 周先明背起行囊,登上了客船,此刻看到码头上给自己送行的三人,心中不禁觉得感慨万千。 “诸位,天寒了,回去吧。” 此次秋闱大考,有如此多‘关心’自己的人前来给自己送行,自己定要高中,让离月姑娘刮目相看。 李复舟客船漂浮,忍不住道:“雨晴云散北风寒,渝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好诗,李先生大才!”周先明眼中一亮,心中却是一暖。 “好!” 韩文新在旁忍不住抚掌道。 “你懂这诗作?” 安景眉头一挑。 韩文新也就是能够看懂字的文化水平,刚刚过了文盲的及格线,竟然能够评析诗句了? 韩文新看到安景的眼神,当下憨笑道:“只要我听不懂的诗句,我觉得都是好的。” 自小他看古诗词,便发现一个道理,只要他觉得这弯弯绕绕的,那旁人必定称赞有加,这让韩文新记在了骨子当中。 “孺子不可教也。”李复舟瞥了韩文新一眼,无奈的叹道,自己的诗句给他评析无疑是牛嚼牡丹。 安景也是有些伤感的道:“且听我赋诗一首,为周先生送行。” 几人一听,全部竖起耳朵听了起来,周先明心中感激涕零,眼中含着泪花。 安景深吸一口气,沉吟了半晌才道:“风萧萧兮渝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听到这话,周先明身子一个趔趄,险些失足掉下了船。 “快!快开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