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不若你作一首,让庄墨韩先生品评一番,若不佳,可是要酒的!”皇后微笑说道,她也清楚自己身旁男人的想法,提前布了后手。 事已至此,还能如何,范闲回到席间,不顾醉意已浓,又倾一杯,让微酸酒浆在口中品咂一番,眉头紧锁。 众臣皆知范公子急才,所以暗中替他数着数,大约数到十五的时候,范闲双眼里清光微现,满脸微笑,双唇微启,吟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如同范闲每次丢诗打人一般,此诗一出,满堂俱静。 许久之后,宏大的宫殿之中,群臣才齐声喝彩: “好诗!” 皇帝陛下面露满意之色,转首望向庄墨韩,轻声道: “不知庄先生以为此诗如何?” 庄墨韩面色不变,他这一生不知经历过多少次这种场面,也不知品评过多少次诗词,之所以能得天下士民敬重,就连殿下这些庆国官员,有不少都是读他的文章入仕,所依持的,就是他的德行与他的眼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自身宏博的学问。 “好诗!” 庄墨韩轻声说道,举筷挟了一粒花生米吃了,“果然好诗,虽意有中断,但胜在其质,诗者,意为先,质为重,范公子此诗意足质实,确实好诗,想不到南庆如今也能出人才了!” 范闲微微一笑,他对这位文坛大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不喜欢对方的作派,浅浅一礼后便往自己的席上归去,只是脚下有些踉跄。 廷上诸官还在窃窃私语小范大人先前的诗句,如果一般而言,文事到此便算罢了,但今天殿间的气氛似乎有些怪异,一个人冷冷说道: “庄先生先前言道南庆,本就有些不妥,先生文章大家,世人皆知,在这诗词一道上,却不见得有范公子水平高,何必妄自点评,本朝文士众多,范公子自属佼佼者,且不说今日十五数内成诗,单提那首万里悲秋常作客,臣实在不知,这北齐国内,又有哪位才子可以写出!” 这话说的非常不妥,尤其是在国之盛宴之上,显得异常无礼,庆国皇帝没有想到寻常文事竟然到了这一步,陛下的眼眉间渐渐皱了,不知道是哪位大臣如此无礼,但这人毕竟是在为本朝不平,却也无法降罪。 范闲停住了回席的脚步,略带歉疚地向庄墨韩行了一礼,表示自己并无不恭之意,庄墨韩咳了两声,有些困难地在太后指给他的小太监搀扶下站起身来,平静地望着范闲: “范公子诗名早已传至大齐上京,那首万里悲秋常作客,老夫倒也时常吟诵!” 范闲忽然从这位大家的眼中看到一丝怜惜,一丝将后路斩断的绝然,范闲忽然心中大动,感觉到某种自己一直没有察觉的危险,正慢慢向自己靠近了过来,他酒意渐上,却依然猛地回头,在殿上酒席后面,找到了那张挑起战事的脸来。 郭保坤! 被自己打了一拳的郭保坤! 太子近人郭保坤! 宫中编纂郭保坤! 今日也有资格坐于席上! 但很明显他的这番说话,事先太子并不知情,所以太子和范闲一眼,都眯着眼睛,看着郭保坤那张隐有得意之色的面容,不知道他究竟是想做什么。 范闲感觉到了危险,微微笑着。 此时听得庄墨韩又咳了两声,向皇帝陛下行了一礼后轻声说道: “老夫身属大齐,心却在天下文字之中,本不愿伤了两国间情谊,但是有些话,却不得不说!” 陛下的脸色也渐渐平静起来,从容道: “庄先生但讲无妨!” 便在陛下说话的同时,皇后也端起了酒杯,张嘴欲言,复又收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大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宫殿之上无比安静,不知道这位名动天下的大家,会说出怎样惊人的话来—— “这诗前四句是极好的!”】 【ps:该诗名为短歌行,完整版已发送在彩蛋章处,可自行观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