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晓作为重度老书虫,追书肯定不止追一个作者。 准确来说,即便是他现在的薪水不高,可是作为已经能自食其力的大学毕业生,他依旧选择用订阅正版的方式,来支持着他喜爱的作者。 李晓定睛一看,山水一程,龙王,更新了一章小说。 也对! 像他们大神这种拖延症晚期,基本上都是晚上零点之前更新,这种摸鱼的功力,也真是让人羡慕。 “等等!” 李晓倒吸一口凉气,他看着书架置顶的《庆余年》,发现李想竟然更新了三万字! “今天是过年了吗?” 李晓赶忙一口喝了碗底的汤,放下碗筷,兴致勃勃的点开《庆余年》追读起来。 【第三十章——千古风流】 【听着末一句,群臣大感不解,这首诗自春时出现在京中,早已传遍天下,除了大江的大字有些读着不舒服之外,众多诗家向来以为此诗全无一丝可挑之处,但精华却在后四句,不知道庄墨韩为何反而言之。 陛下的眉头皱了起来,要知道抄袭一说,可是极严重地指责,如果庄墨韩没有什么凭仗,断不敢在庆国的皇宫里如此说三道四。 “空口无凭。” 一直坐在范闲身边的礼部侍郎张子乾微笑说道: “庄墨韩先生一代大家,学生少时也常捧着先生所注经书研习,天下间,自然无人敢怀疑先生说话,但是事涉抄袭,或许先生是受了小人蒙敝。” 他看了一眼自己上司的公子郭保坤,并不如何忌惮表露自己所说小人是谁。 庄墨韩抬起头来,满是智慧神彩的双眼里,飘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诗后四句,乃是家师当年游于亭州所作,因为是家师遗作,故而老夫一直珍藏于心头数十年,却不知范公子是何处机缘巧合得了这辞句,本来埋尘之珠能够重见天日,老夫亦觉不错,只是范公子借此邀名,倒为老夫不取,士子首重修心修德,文章辞句本属末道,老夫爱才如命,不愿轻率点破此事,本意来庆国一观公子为人,不料范公子竟是不知悔改,反而更胜!” 范闲险些失笑,心想无耻啊!无耻! 但旁人却笑不出来,殿前的气氛早已变得十分压抑,如果此事是真的,不要说范闲今后再无脸面入官场上文坛,就连整个庆国朝廷的颜面都会丢个精光。】 李晓瞪大了眼睛,昨天他便看了《庆余年》,就卡着高潮让他今天工作的时候都有些魂不守舍。 他本以为要到明天,不,应该是今天下午更新的时候才能看完整个高潮,没想到零点之后就能看到高潮,3万字的更新量,这波爽咯! “等一下!” 李晓看到这里,心里有些怀疑,他继续往下看。 【庄墨韩微微一笑,让身后随从取出一幅纸来,说道: “这便是家师手书,若有方家来看,自然知道年代。” 他望着范闲,同情说道:“范公子本有诗才,奈何画虎之意太浓,却不知诗乃心声,这首诗后四字如何如何,以范公子之经历,又如何写的出来。” 殿内此时只闻得庄墨韩略显苍老,而又无比稳定的解诗之声: “万里悲秋,何其凉然,百年多病,正是先师风烛残年之时独自登高,那滔滔江水,满目苍凉……范公子年岁尚小,不知这百年多病何解。” 庄墨韩越说,众人愈发觉得这样一首诗,断断然不可能是位年轻人写的出来,又听着庄墨韩的声音再次悠悠响起: “繁霜鬓乃是华发丛生,范公子一头乌发潇洒,未免强说愁了些。” 庄墨韩最后轻声说道: “至于这末一句潦倒新停浊酒杯,先不论范公子家世光鲜,有何潦倒可言,但说新停浊酒杯五字,只怕范公子也不明白先师为何如此说法吧,” 他看着范闲,眉宇间似乎都有些不忍心: “先师晚年得了肺病,所以不能饮酒,故而用了新停二字。” 此言一出,庆国诸臣终于泄了气,那幅纸根本不需要了,只说这些无法解释的问题,范闲抄袭的罪名就是极难逃脱……】 “我靠!” 这一声惊叹,几乎是所有刀神的粉丝看到这一段时,不约而同发出的感慨。 这不就是当年李想在中秋晚会上,因为一首水调歌头被郑国强诬陷李想抄袭莫子缘的事情吗? 没想到啊! 事情过去了这么久,李想竟然又再度将这件事写进小说里! 这一波…… 这一波是属于小说和现实的双向互动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