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混着混着当起了群演头子。 没想到这一世,他又重蹈覆辙了。 辰尘疑惑地问道:“你去当群演干嘛?” “大过年的干嘛不好好在家休息?” 辰尘和伍宇恒接连问道。 邓汉斌拿着杯子走到饮水机接了一杯水,边喝边说道: “日后大概在我们这几个人当中,我主要负责的就是影视化制作这一块,我当然要了解剧组的弯弯绕绕了!” “你之前不也在开端剧组帮忙吗?” “对啊,还有,报告老板和万万没想到剧组?” 伍宇恒辰尘接连发问,邓汉斌却扭头说道: “那毕竟是自家的剧组,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几个和李想的关系,又怎么能让我看到最真实的一面呢?所以,我还是去了横店,不得不说这一趟收获很大……” 他笑了笑。 伍宇恒和辰尘有些沉默。 他们明白邓汉斌是怕李想走得太快,他们只能看着李想的背影,所以众人不得不奋起直追。 邓汉斌想出的办法便是去横店做群演,了解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 其实何止是邓汉斌伍宇恒和辰尘,别看李想刚一进来就发现他们俩在双排玩游戏,实则这一个月,他们都过得十分充实。 俗话说得好,寒假暑假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他们又怎么会错过呢? 李想见状有些感慨,拍了拍三人的肩膀说道: “你们啊……行,心里有数就行,我不多说什么,反正今年,快大三了,大家伙好好努力!” 闻言,众人哈哈大笑。 李想趁着整个宿舍人都在,拍了拍手说道: “今天晚上,楼顶天台聚餐,杉杉带了一些土特产,味道还不错,到时候大家尝尝!” “好嘞,刚好我们也带了很多好吃的!” 伍宇恒笑着点头。 聊完天后,李想打扫完卫生,然后打开电脑,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 《庆余年》时至今日也终于迎来了最终的大结局。 【很久很久以后的一个春天。 美丽的杭州城内,一位年轻的公子哥骑于大青马上,身后跟着许多伴当仆役护卫,阵势颇大,这位年青的公子行于西湖垂柳之畔,时不时抬起手撩开扑到面前的柳枝,面容含笑,却没有那种故作潇洒的做作,反透着一股儒雅贵重感觉,说不出的自在。 湖上偶有游舫行过,却没有传闻中的美丽佳人在招摇着红袖,这名公子哥身旁一名管家模样的人尖着嗓子笑道:“都说西湖美人多,怎么却没有看见。” 大青马上的公子哥微微皱眉,大约是觉着这名管家说的话太失身份,另一匹马上一位高手模样的人,冷冷说道:“抱月楼倒是开遍天下,可如今有人天天要在西湖钓鱼,还谁敢在西湖里做这营生。 这话说的有些古怪,还带着一丝抑之不住的冷意。 如今的南庆依然是天下第一强国,京都监察院虽然被改制,连院长一职也被撤除,然而皇帝陛下对吏治的监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严苛的程度,凭侍着国库的充盈,也学了某个前人的法子,大幅度地提升了官员的俸禄,横行乡里之事虽说不能完全杜绝,但在杭州城这等风流盛地,难不成还有人敢霸占整个西湖不成。 坐在大青马上的年轻公子微微皱眉,看着远处避让自己一行人的百姓,注意着他们的服饰与面色,将心神放到了别的地方。 数年前庆帝北伐,不料大战一触即发之时,京都皇宫内却发生了一件惊天的变化,南庆叛逆范闲入宫行刺陛下,陛下不幸身死,此事一出,天下震惊,国朝动荡不安,已然攻到南京城下的南庆铁骑不得已撤军而回,白白放过了已然吞入腹中的美食,只是后来依然是占据了北齐一大片疆土。 南庆北伐之事就此延后,然而待新帝整肃朝纲,培植心腹,令庆国万千百姓重拾信心之后,北伐却依然没有被摆上台面,似乎竟有永远这样拖下去的感觉。 然而北齐方面也并未因为南方的动荡,就放松了警惕,在战家皇帝的精心治理下,北齐国内一片欣欣向荣,在一场战乱之后,国力正在逐渐的恢复之中,若再这般僵持下去,只怕南庆再次北伐,便会变得格外困难。 对于那一场震惊了整个天下的行刺事件的细节,所有的知情人,包括南庆朝廷在内都讳莫如深,只是用最快的速度,将范闲钉上了耻辱柱。 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有疑问,毕竟如今的新帝是皇帝陛下的亲生儿子,虽然世人皆知如今的陛下与范闲有兄弟之情,师生之谊,然而总不可能放过杀父之仇。 令所有人奇怪的只是,为什么南庆朝廷没有把这件惊天之事与北齐人,或者东夷城拖上关系,借着举国之愤,披素而发,直接将北伐进行到底,反而有意无意,将北齐东夷从这件事情中摘了出去……】 随着键盘声噼里啪啦的响起。 伍宇恒,辰尘,邓汉斌,都十分自觉的小声说话,不敢打扰到李想。 李想全神贯注的敲击着键盘,整整两个多小时后。 《庆余年》的大结局终于写完,他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修改了一些错别字,选择上传发布。 在《庆余年》连载最后一天,他久违的爆发了一次。 更新了两万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