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个美丽的误会-《三国:开局带着曹操跑路》


    第(2/3)页

    “哦,我想把小师姐接到梁郡,师兄,你觉得怎么样?”

    “不可能!文姬师妹怎可能来梁郡!蔡家怎么说在陈留也有些根基,怎会无端搬家来梁郡?”

    “史阿师兄!你说的没错,小师姐不会无端搬过来。但若是师弟我找一件适合她的事情做呢?”

    刘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以前他就想做,但是苦于没人,所以此事肯定做不成。

    这个想法就是,在梁郡开官学。

    就像刘表在荆州开官学一样,梁郡也可以开官学。不过官学需要名士坐镇,刘云这里显然没有。

    当然,蔡文姬也不算名士,她此时也不是四大才女之一,仅仅是一个黄毛丫头。

    “寡妇!”

    但是他是名士蔡邕的女儿,掌管4000余卷书籍,这就是资源。刘云要办的官学,也不需要名师,只需要有官方背书。

    请到蔡文姬,就等于请到了半个蔡邕。而且蔡文姬的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不仅文学方面很强,更是精通音律,书法。

    她擅长小篆,又得到了蔡邕的飞白书真传,刘云还跟着学习过。

    有蔡邕的官方背书,又有蔡文姬坐镇,梁郡官学就算有了儒学方面的老师。

    有了儒学,刘云就不会被排斥,而他则可以通过这个官学,增加其他的门类。比如建筑,商业,工科等等,建立一所为自己培养人才的学校。

    董卓烧了太学,后来太学一直没有重新建立,于是刘表在荆州开设官学,积累名望。刘云觉得自己为什么不能在梁郡开设官学。

    他这个官学只需要建立一个幌子,实际上却是给自己培养各种实用型人才。

    史阿想不到梁郡需要蔡文姬做什么,刘云没有说明,他却误会了。

    “师弟!文姬师妹家学渊源,莫非你要纳其为妾?这只怕是有相当的难度。”

    也不怪史阿乱想,蔡文姬如今丧偶,汉时相对开放,女性地位虽说不高,但是却没有所谓的贞洁牌坊。

    丧偶改嫁此时乃是平常,蔡文姬年轻漂亮,史阿误会刘云惦记也属情有可原。

    “呃!啊!这?史阿师兄,误会误会!”

    “师弟少年英才,汉室宗亲,才22岁吧!竟然就名满天下,且身为奋威将军,秩2000石的一郡太守,倒是也配得上文姬师妹!不过做小妾,怕是会委屈了文姬师妹!”

    显然史阿不赞成此事。毕竟做小妾那是地位极低的。

    此时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地位虽低但也不是想娶就娶。

    提到古代的婚姻制度,大多数人总会想到一夫多妻和三妻四妾,实际上并不准确。娶妾乃是有着严格限制的,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从汉代到元朝,普通人是根本没有资格娶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