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姐,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冯慧珍觉得这个时机刚刚好,她都没有想到他们县城这边的厂子会这么早就进行破产重组。 正确来说,80年~90年代初才是工厂破产重组高峰期。 毕竟现在才七六年。 是早了一点。 不过冯慧珍已经记不清楚当年在他们这里厂子是不是这么早破产。 无论早和晚,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都是一样的,早一点儿也没错。 “我脑子乱得很,暂时还没想过以后。你姐夫倒是今天说了,实在不行去火车站那里扛大包。我不忍心你姐夫去,他身子骨这两年刚刚养好。 万一一个不小心身子垮了,这个家也就彻底完了。” 虽然说大家已经讨论关于下岗的问题,讨论了好久,但是真的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谁也是措手不及。 “姐既然已经下岗了,先安心地在家里待着。我觉得下岗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姐,你应该知道我在省城那边的食堂已经搞的是个人承包。我们原来大食堂也属于集体的,现在不都是变成个人的。” 冯慧茹想起了妹妹的饭店,当初去的时候,没有那么印象深刻,主要是承包,承包的也是集体的。 性质还没变。 可是现在一想和他们厂子破产重组,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唉!我们厂子又不可能像你们食堂一样承包出去这么大一个厂。如果真的四分五裂,每一个车间承包出去,也没办法干活儿。” 在厂里工作了这么多年,对厂子是很有感情。 “姐,你和姐夫就没想过去做点生意什么的吗?你看我承包了食堂,现在也经营得红红火火。 如果你们干点儿买卖的话,说不准比你们在厂里工作还挣钱。” 想也知道,姐夫还没来得及和姐姐说,大概姐夫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这年头政策还没有正式下来,人们对于个人搞经营完全不会放在心里。 “还是算了吧,我和你姐夫又不是那号人,再说我们这县城里哪能和你们省城比?万一一个不好,说不准一家子都得倒霉。” 冯慧茹这番话让冯慧珍意识到姐姐没有往这方面想。 微微地叹了口气。 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没那么容易。 不可能凭自己一句话两句话就让姐姐,姐夫推翻他们原有的生活。 冯慧珍在黑暗里躺着睡不着觉,一直睁着眼睛琢磨。 该怎么扭转他们的观念? 大哥和二姐下岗面临的两个家庭出现了生活的问题。 让他们去做生意,必须让他们接受这个观念。 这可不是后世,人们对于作为生意的人都是不看好的,甚至还有些鄙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