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现在甚至有信心照这样下去,一年他们两口子就能挣五六千块钱。 别说养家糊口,在县城里也买个房子都没问题。 这一天晚上临睡之前,两口子数完钱,他和自己媳妇儿商量。 “孩子他妈,要不然咱们别去市里了,就在县城做生意吧,还能照顾孩子。我主要也舍不得把孩子留在这里。” 主要是冯志强觉得每天二三十块钱,何必还到市里去? 姚雅丽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妹妹最近这几天跟自己谈了很多对于政策和以后这个世界改变的见解。 虽然她不相信以后真的能发展成妹妹说的那样,什么都靠电子化。 也许人们付钱的时候根本不需要钞票,只需要刷一下脸或者用一个自己根本没听说过的东西,扫一下就可以直接付钱。 但是姚雅丽希望让自己的儿子们能过上好日子。 那么走出去是必然的。 就像妹妹说的,如果他们两口子能在市里面扎根,生意做好了,买的房子将来就能给儿子把户口办出去。 孩子们总不能和他们一样,一辈子留在这小县城里,总要看看外面的世界,见识到外面的风光。 如果说以前她觉得外面没什么,踏实过日子更好。 可是现在不一样,妹妹让她知道,也许外面的世界会更好。 自己已经没见识,不能让儿子也继续像他们两口子这样。 希望儿子能像妹妹一样,小姑子走出去看了外面的世界才会有这样的眼界,这样的心胸,这样的思维和想法。 小姑子几乎可以说是点石成金,但凡是小姑子出的主意,没有一个不成功的。 这是亲自在他们兄弟几个身上试验过的。 每一个妹妹出主意帮忙之后的点子都得到了成功的验证。 妹妹能有现在的一切,也不是天生就有的。 是妹妹这些年在外面的见识,在外面的经历,让她成为现在这样的人。 妹妹可以,她更希望自己的儿子也可以,他们这一代也许只能做个小生意,可是更希望儿子能成为妹妹那样的人。 谁不希望自己下一代光宗耀祖,成为成功的人士? “我还是想去市里看一看,我希望将来孩子们可以去市里上大学,可以留在市里。 像城里人那样住楼房,开汽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