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反正都是集体财产,花的是信用社的钱,这几年钱还管用,赶紧花出去,等过几年就是票证的天下了。 现在徐家村大队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农业,渔业,副业并举的格局了。 村里的老弱妇孺都没有闲人,陆仁炳是拿企业管理的思路在管理整个村子的,实行的就是基本工资加绩效的管理方式,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至于他自己的诊所,已经基本交给了徐凤霞,凤霞这几年进步很快,她为人又仔细,陆仁炳考察了她一段后,就让她出师了。 一些基本的小病什么的,就都叫她上手,一段时间下来,也没出什么岔子,陆仁炳就放下心来。 顺便也将诊所充了公,成了徐家村诊所,徐凤霞当所长,陆仁炳当太上所长,顺便再村里挑选了几个人品不错,又聪明伶利的孩子做学徒,一边给凤霞打下手,一边学医,陆仁炳一有空也会去给他们坐诊,顺便给他们上课,等过个几年他们也就可以出师了。 村里工作繁忙,并且需要识字的工作越来越多,村子里上上下下都有了识字的需求。 所以本来被大家火糊弄过去的扫盲工作,被陆仁炳重新祭了出来,把村里十几个识字的人,全部拎出来当教员。 又去县里请老师,让人家专门过来传授先进经验。开夜校,读报,背上贴字条,反正各种招式都上阵。 村里的孩子也有不少孩子要上学了,徐有庆也要上学了,不能耽搁。 以往各家各户单过的时候,很多孩子根本就不去上学。现在陆仁炳当然不能允许下一代被耽误。 村里没有学校,上学得去镇里,现在老师可是稀缺资源,学校想建立也不是一下子酒建起来的。 于是村里出钱,将13岁以下的孩子都送到镇里去上学,13岁以上的孩子愿意上学的,也送去。不愿意去的就跟着村里的扫盲班认字。 上了学的孩子,也不是就不干活了,放完学回来,该干啥还是要干啥。陆仁炳也不指望他们有谁能考个大学啥的。 只盼着他们不做睁眼瞎就完了,不过要真有那天赋好得孩子,陆仁炳也会支持他们。 不过要紧的还是村里办起一所学校,省的到时候孩子们将时间浪费在上学的路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