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罐子村的秧歌大会,很热闹,十里八村的人都来看,连米家镇的人也都过来看热闹。还有县里的几辆小车载着不知道什么干部,也来参加。接待的是石圪结公社的人,和王满贵。陆仁炳这个平头老百姓,也没往前凑。 不过他对于今天的盛况早有预料,所以提前准备了不少卤货,有整只的,也有切成小片的,还搭配了不少小吃,零食,还从城里拉了不少汽水。 罐子村不去舞秧歌的,大姑娘小伙子,都成了陆仁炳的临时售货员。 果然,那天的销售爆了表,来这里看热闹的,大多数来看热闹的人,都会买个几分钱的东西尝尝,过节嘛。除了给那些大姑娘,小伙子的劳务费,陆仁炳还赚了三百多块。 真是好买卖啊,要是天天都有闹秧歌就好了。 咦,貌似弄个秧歌联赛什么的也不错哦。要想保护一个东西,并不是要把他们放进博物馆,而是要让他们产生效益。 比如梅花鹿,野生的梅花鹿是濒危动物,可是你一旦允许他养殖,食用,加工。那他想灭绝都不可能啊。想想猪吧,野猪一度濒临灭绝,但是家猪每年光我国就要出栏六亿头。 民族文化也是,只要好好包装,让他可以产生效益,能不断吸引人投入精力,他就肯定不会灭绝。 额,想的有点远了,现在搞什么秧歌联赛还太早了。大家刚吃饱肚子。闹秧歌也纯粹是民俗,是过节时的一种庆祝方式。专门出来闹秧歌,那还不被庄稼人喷死,地还要不要种了,吃饱了撑的。 陆仁炳也就是想想而已。 新年过后,孙兰花的肚子越来越大了。她还想着下地干活,但是陆仁炳肯定不能让她下地了。 陆仁炳自己又不愿意下地干农活,只好压榨几个小徒弟啦。跟着陆仁炳学做卤味的年轻人,就被陆仁炳指使着,去地里干活。好在这个时代的人朴实,还保留着事师如父的传统思想。 他们认为师傅陆仁炳,不仅无私的传授他们手艺,还给他们发工资,帮师傅家干点活也是应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