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属于传统礼仪的日常清捡工作结束,全体受训学员返回停机坪区域,准备返航。 离别学院三月之久,大家已有一股隐隐的归家之心。 此时此刻,总共十五架新老猎鹰已经准备就绪,负责维护学员高教机的基地机务第一中队全员立于相应的停机位前,静静等候。 三十一号停机位。 “报告机长同志,飞机已准备就绪,请检查签收!” 负责维护109号L-15C猎鹰高教机的地勤组长,戴着军帽,背脊直立,手中握着航空签收日志,向周海举手敬礼。 “麻烦你们了。” 周海拿着背包,举手还礼,目光迎向停机位内已然注满燃油挂载两个500公斤级副油箱的L-15C猎鹰,走上前去,围绕机身进行起飞前检查。 银灰色的机身表面,经过长久的磨炼,流露一股淡淡的硝烟气息,恍若一名经历过残酷战争的老兵。 检查机身和航电设备,确认无误,于航空签收日志写下自己的姓名,进入座舱。 一旁的教员杨晓龙攀上登机梯,坐进121号L-15A猎鹰的前置座舱。 “嗡!” 数十秒后,澎湃激昂的涡扇引擎尖啸声响起,总共三十台,传遍学员停机坪,声势浩大。 “我是领队长机,特训中队各机以双机编队模式起飞,航线及目的地已传输。” 杨晓龙戴着头盔,打开无线电通信设备,接入加密频道,将航线及目的地数据通过数据链传递给各机,向隶属于石城飞院的特训中队下达命令。 “107号收到。” “108号收到。” “109号收到。” “110号收到。” 加密通信频道内纷纷传出众人的回应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