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买铺子-《农门巧姐点食成金》


    第(2/3)页

    当然是掌柜派马车送她回去的。

    掌柜担心她一个小姑娘揣着五百多两银子,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才派了马车送她回家。

    “蓉儿,你回来了,吃过午饭没?”包蓉一进院门,崔氏就立即迎了上来。

    “娘,我在县里吃过面条了,不饿,你先忙。”留下这句话,包蓉匆匆进了她的房间。

    将五百五十两银子和房契一起放进瓦罐收好。

    刚站起来,崔氏就进来了,递给她一个钱袋子。

    “蓉儿,这是今天挣的钱。”

    包蓉接过来只掂了掂,感觉重量跟昨天差不多,就数了五十个铜板出来,然后将剩下的铜板全部倒进瓦罐里收好。

    先数出十文,剩下的四十文全都给了崔氏。

    “娘,这个月就先给你和爹每天发二十文,等下个月我再给你们涨工钱。”

    不是她小气,实在是,家里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还不到她大手大脚的时候。

    “哎——”崔氏开心地接过四十文钱。

    “娘,夏收后,镇上的学堂收学生吗?”包蓉问道。

    既然现在该买的小树林和铺子都买了,现在她手里还有一千九百两,供包义林读书,那是绰绰有余了。

    “不知道,要不咱们明日到学堂问问?”崔氏摇头说道。

    村子里虽然也有人在镇上读书,可无论是老崔家,还是老包家都没出过读书人,对于读书一事,崔氏还真不懂。

    “行,明日咱们就去问问。”包蓉点头说道。

    虽然以包义林的年纪,启蒙太晚,但总比做文盲要来得强。

    前世多少八九十岁的老人都还在读大学,包义林现在还只是个十岁的小孩子,可塑性还是很强的。

    要不是怕暴露得太多,她早就开始教包义林写他的名字了。

    对于家里每天都能挣二两银,崔氏心中还是有数的,只要丈夫不把钱都送给包老爷子他们,供儿子读书,还是绰绰有余的。

    娘两个出了房间,就往小灶房走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