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时机未到-《从提AK47到三国种田开始》


    第(1/3)页

    众人得了奖赏,兴致明显比之前高涨。

    除了赵泰外,其余四人都喝了个高兴,以致于最后赵泰叫来士卒把他们扶进了房间。

    庆祝赵泰当然愿意,但他自觉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把该建的班底建起来,他是一刻都不想等。

    所以在他回房后闪身就去了现代。

    连夜下单订制汉语版的《赤脚医生手册》等书。

    再回来给黑山村的齐周去了一封信。

    大致意思就是让他整合工匠,按种类细分。

    绝不能像现在这样,搞什么都一窝蜂的涌上去。

    谁都知道分工明确,效率才更高,赵泰更是深知这个道理。

    顺便他还让齐周在庄户里问问,看有没有经商这方面的人才。

    虽然待在黑山,并被他视为囊中之物,但这不意味着与世隔绝。

    外面的很多东西是黑山里面没有的,还做不到每一样都自给自足。

    比如盐和煤,黑山的地理条件,并不具备生成矿盐的可能。

    而且他总不至于就靠着这上万人就想图谋黑山,使之变成他自有领地。

    所以人数必须要增加,直至黑山所能容纳的极限,这需要大量的粮食。

    靠赵泰来养活那不现实,这样一来就只能从外面买。

    商业这条路一旦走通,他就有那个条件让自己的势力运转起来。

    以外界资粮,养吾之势,这才算是向上发展。

    否则就是闭门造车,自困一地的后果那就是发展缓慢,就像后来的大亲一样。

    什么后果那都是有历史见证的。

    如果现有的这些庄户里没有经商之人,那就挑一个士卒担任。

    没经验,那照做总是没问题的。

    赵泰也没这方面经验,但是抄难道他都不会?

    以后世早就玩出新高度的东西,放在这里那就是吊打一切不服。

    但首先要能守得住,这就是赵泰预想中的循环,互补互益,不断壮大自身那就是循环运转的根本目的。

    甚至在赵泰给齐周的信件里还提到过,哪怕他要的人才在军队中,都可以剥离出来听用。

    商人低贱?赵泰可没有这个觉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