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只是一辈子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生活着,后来农场改制打破了铁饭碗,实行了土地承包制。 所有的正式工人都下岗了,没有承包土地的农场职工,有一部分去外面打工了,有一部分留下来给承包了土地的人干活。 他承包了几亩地,在没有退休之前,种的粮食只够一家人填饱肚子,穿的用的刚开始靠李亦寒的工资。因为李亦寒是国家干部,是留在农场机关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是拿着国家工资的人。 可是后来家里的人实在太多了,林巧儿,李亦秋母子,李亦春夫妻,还有温小可的两个孩子。 李占祥又失踪了,李亦寒的那点工资根本不够用。 加上林巧儿,李亦秋身体都不好。 后来便全靠温小可了。 可以这么说,前世温小可的两个孩子,都是杨烈挴照顾大的。 怎么样才能替杨烈梅分担点呢? “小可,爸来了。”李亦寒走了进来,他的那只伤脚已经可以轻轻踏在地上了。 “爸,你吃晚饭了吗?没吃的话,厨房的菜窖里有昨天炖的鸡汤,让亦寒给你热一热。”温小可刚才隐隐约约的听到的下面的吵闹,不用说也猜到了几分。 “爸,您坐,我去给你热鸡汤。”李亦寒拄着拐杖去了厨房。 窑洞的好处,就是冬暖夏凉。 窑洞做厨房的好处,就是夏天的青菜可以存放久一点。 去年将院墙分开之后,李亦寒根据温小可的建议,在窑洞的最深处,挖了一个小小的菜窖,还用砖砌成。 这样的话,夏天做的饭菜如果剩下了也可以存放几天。 温小可坐月子熬的鸡汤,在这个菜窖中,放三五天不成问题。 他从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菜窖中,拿出一个黑色的瓦罐,用一个干净的铁勺,将里面的肉块舀出一盘来,又倒了些汤,在锅里烧热之后加入白萝卜片。 然后将蒸笼搭在锅上,放入几个馒头溜了起来。 用中火炖了20分钟。 这顿饭就算成了。 将饭菜端在饭桌上,李亦寒都有点佩服自己了,就在几个月之前,他还是个从不进厨房,油壶倒了都不会扶一把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