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回家-《秦时:开局拜师李牧,剿灭匈奴》
第(3/3)页
丞相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对一个他国公子许诺这个,赵王也是够大方了。
老者丞相:娘的,合着我就是个替代品?
信陵君苦涩一笑,若他不是魏国公子,只是个平民他说不定会答应,但他可是王亲,做任何是都是在为了国家好的前提下。
“多谢赵王好意了,但抱歉,廉颇将军,我是魏国人,我不能背叛,也永远不会背叛。”
又是这套说辞。
廉颇心中颇有些无奈,让他另眼相看的人很少,除了白起,李牧和蔺相如三人,就剩下这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信陵君了,可惜了不能同朝为官。
“无事,买卖不成仁义在嘛,王上也不是吝啬之人,王上已经答应了,有任何要求信陵君尽管。”
廉颇还是显得很大气的,毕竟这可是救过赵国之人,魏国出了这档子事,也不可能再强制将他留在赵国。
随后他声音低了几分,
“包括出兵与秦国为敌,当然前提是其他几国也出兵,我赵国愿出兵十万出君攻秦!”
出兵十万,这对于现在的赵国来说也算一次大出血了,毕竟现在赵国把民夫也算上,满打满算也就三十万大军,留下十多万镇守边疆,也就是说,赵国若是参战,国内就只剩几万大军了。
信陵君深深的看了一眼廉颇,后者的话已经明说了,能不能劝导其他几国攻秦就是你信陵君的事,劝不了你魏国就等着受重创吧。
若是能劝,秦国又岂是联军的对手?赵国也可以报之前的大仇。
这算盘打的真好,果然啊!都是一群无利不起早的家伙。
信陵君心中暗道,虽然有些不满,但他知道,这是赵赵孝成王在为自国的发展做打算,算的上是一个明君了,比起他哥魏安釐王好太多了。
信陵君露出微笑,举起茶杯,笑道:
“哈哈,多谢赵国相助,在下铭记于心,还请廉颇将军替我谢谢赵王。”
廉颇也举起杯子与信陵君相碰了一下,喝了一口后,问道:
“一定一定,不知信陵君打算何事回国?”
信陵君又是微微摇头,“不知,秦军还未集结完军队,恐怕我那王兄还要在撑几月才会召我回国。”
廉颇点点头,王都是好面子的,秦军还没攻过来就屁颠屁颠的讲信陵君喊回去,会被世人耻笑的。
这样表现的太怂了,他魏国可是大国~
廉颇眼睛无意间看到了桌角处的竹简,看到上面的字不由得一笑,有些自豪的问道:
“信陵君最近也在看《横渠语录》?”
信陵君一挑眉,他爱才,这《横渠语录》的作者很对他胃口,可惜他在赵国没什么人脉,查不到什么重要的东西。
他见廉颇也知道,连忙问道:“哦?将军可知这张载是何人?在下可是很想见见他的。”
廉颇笑容更深,谁说我赵国无良才?信陵君都好奇的人岂会是废物?
他摸着白胡子,有些自豪的说道:“虽然没见过真容,但这书出自我国边境的军营中,由李牧将军看管。”
“哦?不知这张载现在的职位是什么?”
信陵君心中一惊,居然在赵国?离我这么近?若是可以拉拢……
(秦国最先是对赵国动手的,我改一下,问题不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