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家务事天大-《颠覆三国记》
第(2/3)页
以黄氏在襄阳的地位,找曹仁要一个官做,轻而易举。但黄循岂能看得上这样唾手可得的官职。黄循更想把儿子运作到邺城,在魏王脚下效力。
整个十姓,论门路广,与曹氏的交情,黄顺认第二,谁人敢认第一?所以,黄循很自然便想到通过黄顺这条路子,实现自己的想法。
黄顺得知大哥的想法后,非常热心,很详细的帮大哥分析了天下的大趋势以及邺城的形势。
从大趋势展论,形成三国鼎立,那是梦中讯息证实的。整个六姓都在刘备这边效力,黄循的儿子孤单单留在曹魏,受人排挤不说,身家性命都难以得到保证。
从邺城形势看,曹操年事已高,在曹氏中,已无多大效力价值,曹操诸儿里,曹丕最值得效忠。但黄顺的身份特殊,他虽然看好曹丕,却在曹氏诸兄弟间持中立立场。
若黄顺把自己的亲侄子交给曹丕,势必给外人以黄顺支持曹丕的印象。这就破坏了黄顺的中立地位,破坏他跟曹植、曹彰、曹宇等人的关系。
所以,黄顺给黄循的建议,还是老老实实,走诸葛亮的路线,在刘备处寻一个官职最为妥当。
黄循被黄顺说服了,没有再纠缠此事。
按说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后面,又生十姓产业全部归于夏吟坊的事件。黄循掌管的黄氏产业,自然也不例外。
黄循并不像其他人般,惶恐的感觉自己要失业了。相反,黄循很有几分兴奋。
夏吟坊,在黄循眼里,那是黄家的私产,是三弟在家族的传统产业之外,自己鼓捣出的一大块副业。
搁以前,黄循看着夏吟坊的生意红火,就算心存羡慕,也只是心里想想,还真没有求着弟弟,要求加入夏吟坊的想法。
但现在不用,黄氏的产业都归夏吟坊了,他这个黄家大掌柜的,理应跟着加入夏吟坊。而且,黄顺是坊主,他是黄顺的大哥,做个副坊主,还不是黄顺一句话的事?最不济,跟马谡他们一样,做个堂主,是最起码的吧。
但黄顺似乎根本没有把大哥放在心上,十姓产业的总负责,是徐莹和祖渊,没有他的份。更没听说,黄顺有什么想法,要增加副坊主和堂主。
黄循感到憋屈,便侧面打听了一下,得知黄顺的意思,是等十姓的产业都收归夏吟坊后,再统一安排十姓原先的人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