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县试-《寒门科举之路》
第(2/3)页
县试分四场,一天一场,考场在县衙礼房,主考官为本县的县令,比其他考试简单许多,毕竟当天可以回来。
张氏在街上买了一个考篮子,李文山按县试要求准备物品,带上笔墨纸砚,一天的食物,戴校卡和准考准入证明入场。
现在才是二月,凌晨走在路上的时候,即使穿着棉袄也觉得寒风有点刺骨,一行五人都不想说话。不到一刻钟,他们就到了。
看着周围道路上到处都是人,每一个穿着学子服的,到了这条街上都会有很多人盯着看,眼睛跟着走。
李文山他们看着这个架势有点吓着了,这么个情况,让人有点担心,童子试录取的名额不多,竞争激烈。
等待的时间是难熬的,他的心跳有些加快,紧张的呼吸都有点急促起来。
李文山他们都是天未亮就起来,黎明前来到县试考点排队,没想到前面居然已经这么多人了。此时黎明前夕,署礼房外竖起了高高的火把,已经有几十号人在等待了,旁边还有衙役捕快在维持秩序。
天色微微发亮的时候,李文山终于可以开始进场了。需要由县官点名,考生带着考篮,入场前,有衙吏在门口搜查考生全身,防止怀挟抄写等纸张入场,顺便验明正身。
署礼房门口站在两名不知从哪里调来的士兵,周围除了衙役,就是士兵在把守。
队伍走的很慢衙门的人检查的很是仔细,看着前面有几个学子披头散发的。
轮到他们的时候,李文山排在第一位,把考篮交给一人检查,另一人则核对身份信息。
考篮里没有多少东西就两只笔,一块砚台和墨,以及两个馒头。
脱了张氏特意花大价钱给他做的两件皮袄,棉袄有夹层不许穿,多数人只能多穿几件厚点的单衣,这个时候县试还是有点冷,还好只在里面待一天就能出来。
看着检查官拿着前几天在府衙文书画的画像,他嘴角抽了抽,抽象画就是抽象画,看了确实背有红痣,就放李文山进去了。
李文山进了考场,先向考官一揖致敬,站立考官背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