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借鸡生蛋的特效公司-《华娱之二代崛起》


    第(2/3)页

    “你说的是海外电影的特效项目?”

    “没错,北米电影市场非常成熟,可成熟也意味着机会不多。

    而在海外,无论是亚洲,还是南美洲,那里的电影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

    好莱坞的顶尖特效公司太多,想要和那些公司竞争,机会不大。

    更何况,林荀也没想过如何发展特效,就算要发展,也得一步步来。

    以黑夜特效公司为立足点,先初步发展国内的特效技术,将来再说超越的事。

    虽然格兰特在技术上还是很有追求的,不过谁出钱谁说了算。

    林荀立刻把《源代码》的特效交给黑夜特效公司,如果效果不错,那么《赤壁》的特效都可以继续合作。

    事实上,无论是《源代码》,还是《赤壁》的特效,都算不得特效大片。

    没办法,就算是顶着科幻片名头的《源代码》,也知道有个名头而已。

    两部电影,数百万的特效制作费用,足够黑夜特效公司活下去。

    林荀已经和张志华联系过,让他在国内招募相关的技术人才。

    他会在国内也成立一个特效公司,初步计划,只是皮包公司。

    他会定期把人送到米国培训,等到国内的技术力量成型,再成立真正的特效公司。

    好吧,主要是没钱了。

    光是购买一批最先进的特效设备,还有各种软件,这都不是一笔小钱。

    如果不能够让特效公司第一时间创造收益,那只会越发艰难。

    因为等你的技术力量一点点成型,说不定设备软件又得更新换代。

    后来,好莱坞的特效公司为什么接连倒闭?

    除了各种费用提升,海外特效公司抢生意之外,设备软件的升级也是一个极大原因。

    就行普通手机软件那样,三天两头就要更新换代,谁受得了。

    反而是国内的特效公司,因为人工费用更低,一点点在技术上进行追赶。

    关于黑夜特效公司的事,林荀没有特别上心,这就是个借鸡生蛋的事。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进组,《博物馆奇妙夜》已经正式开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