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我能说》-《华娱之二代崛起》


    第(2/3)页

    只因在那个时代,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有太多的偶然性,很多都是没办法的。

    咱们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它却没法记录所有人民英雄,或许他们的名字不曾被知晓,可是他们有了另外一个名字:人民英雄。

    这就是现实。

    可是因为这样的现实,就批评我们做的不够好,这样合适吗?

    《南京南京》同样如此。

    好吧,    林荀想的很多,    可是记者们却不在乎,而是继续追问道。

    “很多人批评了《南京南京》,关于这部电影,林导有什么批评。

    很多人都觉得,路川导演根本就是在为倭国人张目,你觉得呢?”

    林荀说道:“对于这部电影,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其实,我也很想知道,角川这个人物的真实性,如果是假的、虚构的,那整部电影的意义呢?”

    一听到这话,顿时有记者不乐意了。

    “林导,难道你不认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吗?我们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创作!”

    林荀很淡定的说道:“艺术没有国界,可是艺术家有!”

    ……

    “《南京南京》和《我能说》同时上映,谁能更胜一筹?”

    “男性导演和女性演员对于同一件历史事件的反思。”

    “截然不同的视角,截然不同的态度。”

    ……

    在导演的地位上,于飞虹当然没法和路川比,可是别忘了还有林荀呢。

    更何况,于飞虹作为导演是新人,可作为演员,人气也不是那么差。

    两部电影被摆在同时上映,自然少不了被拿来对比,拿来比较。

    更别说此前还有一部《三十二》。

    仔细一看,这真的是拍同一个历史事件?

    《三十二》很真实,却又很平淡。

    《我能说》很平淡,可平淡之中却有震撼。

    《南京南京》拍的是最残酷的,却也是最有问题的,尤其是其中对于倭国角色的塑造。

    一边将他们的恶表现的淋漓尽致,另一边,则是角川这个“圣人”。

    如果只有《南京南京》一部电影,还可以说为了反战,为了反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