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状,向来万事不求人(只求系统)的马谡血压一下子就干上来了,大手一挥:“走,往南走!见村就入,见人就问,我还就不信走不到阴平!” 张休辨别了一下方位,选了一条崎岖的山路,策马而进。 顺着山道走了半天,道路越来越难行,山野间积雪愈厚。天色将暮时,前面又出现一个五岔路口,张休不敢再问马谡,硬着头皮便随挑了一条走下去。 没走多远,就看到山道旁边有个小村落,两栋小木屋坐落在皑皑雪野间,格外出尘静雅。 张休大喜,急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年近半百、佝偻着腰的老头,他见到张休一身军旅打扮,腰间佩带着利器,便满脸堆笑地问:“将军打哪儿来?可是要借宿?” 张休点点头,简短的介绍了一下自己。 老头连忙将三人请入篱笆小院,安排食物和房间。 由于房间有限,所以马谡捏着鼻子在简陋的偏房里对付了一夜。 羌女住在柴房,张休去了牛棚。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张休问道:“老伯,知道往阴平怎么走吗?” 闻言,老头明显愣了一下:“这个老儿倒是知道,往前走一百里,再翻过一座百里大雪山,再往东南方向走四百多里,就是阴平地界了。” 张休上下打量了一番老头,问道:“老伯,你能给本将军带路吗?好处大大的有!” 老头犹豫再三,还是摇了摇头:“对不住,小老儿腿脚不好,无法为将军带路呀。” “不过,小老儿有个替代办法,不知道将军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老牛识途?” “我家牛棚里那两头牛,是我儿子前不久才从阴平赶过来的,它们应该认识回去的路。” 张休瞪大眼睛,争辩道:“老牛识途?这话不对吧老伯,我只听说过‘老狗识途’。算了算了,你这两头牛多少钱?我买下来让它们带路。” 老头掀起衣襟,把手放在里面,示意张休把手伸进来出价。 因为牛马通人性,所以在农村里,主人打算卖掉它们的时候,都不直接说价格,而是“摸价”,也就是把手藏在衣衫下面,摆出价格手势给对方摸。 张休出身猎户,颇知乡俗,便伸手进去摆了个手势。 许是对张休给出的价格很满意,又许是不满意,老头瞬间就愁眉苦脸起来:“将军有所不知,小老儿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就指望这两头牛拉磨犁地运货物。这方圆几十里又没有其他百姓,更没有牲口可买,你要买走了这两头牛,小老儿一家可就没法活了哇。” 好家伙,这就坐地起价了.....马谡看了老头一眼,没选择戳破他。 来到这个时代一年后,他深刻的领悟到一个道理:上级就是要有上级的架子,无论是困难或简单的事情,应该下属去做的,就绝不要插手。 哪怕自己出手能够瞬间帮助下属搞定此事,也不要出手。 类如诸葛亮事必躬亲之举,万万学不得。 会累死人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下属会变得极其无能。 所以,马谡选择抱着羌女……哦不,抱着膀子在一旁冷眼旁观。 见老头忽然又不打算卖了,张休一阵无语,想了半天,忽然灵机一动,对老头说道:“我用两匹马换你两头牛,如此可行?” “两马只能换一牛!”老头见张休为人和善,选择狮子大开口。 张休摇摇头,坚持道:“不行,太贵了,两马换两牛!” 老头笑了笑,自信说道:“将军,前面百里之外就是大雪山,如果将军同意这个价格,老儿家里正好有一款牛拉雪车,可一并赠于将军。” 张休一怔:“那本将就买你一辆雪车好了,牛能拉着走,马一样也可以拉着走!” 老头嘿嘿一笑:“将军言之有理,可是,您的马不认识路呀。” “而且,您带着它们还得给它们准备草料,不然,它们非饿死在雪山里不可。” “这个……”张休求助的看了马谡一眼,一咬牙道:“三马换两牛,再加1000大钱,不能再多了!” “同意,同意!”老头大喜,连忙将两头牛牵了出来,挂上雪车,而后接过钱,将三匹马装进牛棚,捋着短胡须笑出了声。 张休坐上雪车驾驶位,等马谡和羌女上了后排座,便挥动小鞭子,驾车往东南方向行去。 途中,羌女频频看向满脸笑容的马谡,几度欲言又止。 她觉得三马换两牛……实在是亏到姥姥家了。 不过,最终羌女只是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马谡顿时有些小失望。 他故意摆出一副“这波赚了”的神态,就是要诱羌女主动和他说话,两人顺势重归于好…… 结果差了一丢丢火候。 这该死的矜持,简直是阻碍人类繁衍的天敌! 走出一段,张休喜滋滋道:“将军,这两头牛还真好用啊,虽然跑得有点慢,但力气可真大呀,走起来还稳当,最重要的是它们认识路,不用我赶,自个儿就得得得往前走。” 三匹马加1000大钱换来的宝牛,能不好用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