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看着温度检测器上的指示器,叶舟略微思索了片刻,开口说道: “温度降低到1300度左右时,喘振应该会消失,对不对?” “对!叶工,你怎么知道的?” “我猜的,1300度应该是收缩率和膨胀率的平衡点,形变消失、受力均匀了,喘振自然也消失了。好了,问题找到了,明天直接去材料实验室去更新材料吧!” ...... 在刘冉冉兴致勃勃地按照叶舟的提示反复测试着燃烧室温度是,另一边的港城实验室里,文晓正有些气急败坏地看着围脖上网友对他的评论。 自从刘冉冉的文章发布之后,他的围脖评论简直变成了修罗场,每天都有不知道来自哪里的网友跑到他的围脖下面对他进行无情的嘲讽,嘲讽的内容无非就是说他不自量力、想要碰瓷奉飞结果被人家随便拎出来的一个狠人打肿了脸。 对此文晓没有任何办法,平心而论,在技术上,刘冉冉确实跟他不相伯仲,甚至在数理建模方面还要强过他一些,这已经让他丧失了反驳的底气了,更重要的是,对方那片文章里的进攻点每一条都打在了要害上,尤其是质疑他sci论文故意水影响因子的论点,让他完全没法反驳。 怎么反驳? 现在的论文谁不水水影响因子?只要能有成果,偶尔往论文里灌点无关紧要但看上去高大上的图、灌点无关数据、甚至多挂点大牛导师和研究所的名,其实大家都不会说什么。 本来就是行业潜规则,难不成你还要把这块遮羞布扯下来? 在最开始,他也想过要去扒一扒刘冉冉的论文,想要证明她跟自己比也没好大哪里去,但是真正看了之后才发现,人家是真的不水。 这让他完全没有了继续纠缠下去的勇气,只能一个人在实验室里看着评论生闷气。 叹了口气之后,文晓放下了手机。 这次的舆论造势本来也是蒙特那边给他的任务,正好他对黎明厂拒绝自己也心有不满,于是便配合得极为积极,但没想到,这样的积极居然会给自己挖一个那么大的坑。 早知道就不趟浑水了。 但是,他这样的想法只维持了不到30秒,因为就在此刻,他的手机上传来了收款到账的提示音。 看着短信上那个令人满意的数字,他的脸上重新浮现出了笑容。 打开通讯录,拨通电话之后,他语气轻快地说道: “欣欣,明天过来找我吧,我带你去买点东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