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沈韩建国-《重生朱棣之子》
第(2/3)页
“四十多天了,连块礁石都没有看见,你们也都等得不耐烦了吧?”
自四十多天之前,大明船队从麻林国带走一头麒麟(长颈鹿)之后,便继续向西行使。
数日前,郑和把眼前的两只鸽子放了。
他放鸽子是为了推测附近有没有陆地,若是鸽子飞出去几天不回来,说明附近有陆地或大的岛屿。
可是鸽子没有找到落脚点,所以昨日又飞了回来。
郑和再次丢了一把米粒,看着两只鸽子,无奈的说道:“等你们吃饱了以后,还是去展翅高飞吧!”
就在此时,副使陈瑄急匆匆过来,禀告道:“郑督公,刚收到右路船队旗手传来的消息,又有两名水手兄弟病倒了。”
“哪两个兄弟人现在何处?”郑和急忙问道。
这次跟着他完成绕大地一圈航行任务的随员有两万多人,眼下竟然有一百多人出现了类似的病症,实在是令他始料未及。
陈瑄道:“在右路船队丙二号水手船上。”
“走,陪我去看看。”
郑和毫不犹豫的说道。
陈瑄忍不住劝道:“郑督公乃总兵国使,责任重大,此病在外围各船流行,病因不明,督公可千万不能被传染。”
郑和反驳道:“本使既然是总兵,那当然就有义务保证弟兄们的安危。”
他不顾陈瑄的劝说,来到甲板边上,对两名值守官兵吩咐道:“放我下快船,去右路船队丙二号水手船。”
陈瑄见郑和不听劝,颇有些无奈的道:“郑督公,我跟你一起去。”
“陈将军,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
郑和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看着陈瑄道:“一起走吧!”
一刻钟后。
两人来到了右路船队丙二号水手船上。
“丙二号水手船校尉李参见过郑督公、李国使。”
一名穿着短打,满头是汗的高个子将领躬身行礼道。
“患病的兄弟人现在何处?”
郑和急忙问道。
李参道:“已经被隔离在单独的舱室之中。”
陈瑄问道:“医官李妙手可在诊治?”
“还在舱内,未曾离开。”李参回道。
“前面带路。”郑和下令道。
李参略作犹豫,见郑和态度坚定,于是抱拳道:“是。”
一会儿后,郑和见到了被隔离在舱室内的两名水手。
至于医官李妙手,则老老实实守在舱室门外。
“你感觉怎么样?”
郑和扶起左边床铺上的那名水手,问道。
水手答道:“难受,浑身乏力,想吐,今天已经拉了三次肚子。”
“李妙手,染病者的症状是否都一样?”
郑和转头看向门外的李妙手,低声问道。
李妙手答道:“完全相同,郑督公你看,他们的症状都是乏力、腹泻,以及牙床出血。”
郑和随后看向右边床铺上的另外一名水手,问道:“你也是这样?”
“是的。”那水手虚弱的答道。
历史上,郑和船队发明了箱式栽培技术,即在船上也可以种菜,而且货仓携带着大量绿豆黄豆等,平时没蔬菜时,就拿水一发,几天后就能发出很多豆芽。
在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里,蔬菜占据很大比重。
郑和船队不仅有豆芽吃,还大量携带腌菜、泡菜,中国人喝茶叶,茶叶中也含有维生素。
而这,也是史书上没有记载大明船队的船员出现坏血症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大明船队会每隔一段时间就靠岸取水,同时会通过与岸上居民贸易,换取蔬菜等食物。
朱高煦作为一名穿越者,在了解过郑和等船员的饮食习惯之后,为了防止船员出现缺碘或缺乏维生素而引发疾病,他特地要求郑和出海之后,一定要多喝茶叶,多吃船上自种的蔬菜。
郑和自然是把朱高煦的话传达了下去。
他本能的认为各船水手与他一样,每天都会喝茶叶水。
于是,郑和感到非常奇怪,拉着李妙手退出舱室,低声问道:“李医师,各船的医官共有一百五十多人,就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什么病吗?”
“不瞒郑督公,各船医官却是从未见过此病症,我等担心,在这大洋深处,是不是有瘟疫啊?”
李妙手面露忧色,低声说道。
郑和面色一变道:“瘟疫?”
站在边上的陈瑄皱眉道:“大海上怎么会流传瘟疫呢?”
“船队上下,一下子那么多人发病,医书上也没有记载,难下诊断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