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搭档-《天生就会跑》


    第(2/3)页

    然后叶钦自己在校运会吃过亏,感觉也需要适当进行配速才能够更进一步。之后聂方平接受了叶钦的训练也没有在这方面多做调整,当时叶钦的情况是明显的后半程占优,自我摸索出来的跑法很适合他。

    而随着叶钦整体的个人实力不断提升,绝对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体能充沛,速度耐力也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再按照原来的配速方式去跑已经不太合适他。

    叶钦开始想来调整自己的前半程节奏应该不会那么难,但兰迪-亨特尔却要求他纽约大奖赛放弃400米,只跑200米,尽管200米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拿到了冠军,但叶钦心底其实想的还是有些遗憾不能跑400米。

    对于他来说200米的成绩虽然足够好,但这并非是他的主项,或者说是一种情结,算不上是他的最爱。本身他的200米水平的提高,就是在练400的时候附带的。

    调整自己的节奏和配速的难点在于,长久的习惯跑法,已经让身体完全适应了。他可以放开前半程直接去跑,但想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持自己的速度能够充分发挥,又能有所保留,在后半程有体能加速和冲刺起来,这就不是一般的难。

    打破节奏容易,建立起新的节奏太难。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叶钦一直在努力做的就是建立起新的跑动节奏。他现在400米的成绩在45秒整到45秒10左右,这个成绩在国内,甚至在亚洲都算得上出色,但是想要在世锦赛中有所收获,却是不那么容易。

    400米最巅峰的时代是美国名将雷诺兹和迈克尔-约翰逊他们,1988年雷诺兹以43.29秒刷新400米世界纪录,原纪录是1968年创造的43.86秒,将400米的世界纪录提升了足足0.57秒之多。再之后迈克尔-约翰逊又以43秒18刷新了这一纪录。可以说那个时代堪称辉煌。

    去年的雅典奥运会男子400米项目算是水平比较低的一届,前三的成绩都没有进44秒。

    但叶钦心里却是很清楚,即便现在选手们的整体水平相比较起之前的名将们有所差距,但绝对也不会差距太多,很可能这届世锦赛就有人会跑进44秒。

    即便跑不进44秒,但整体晋级绝赛的实力水平应该也要达到45秒以内。

    他现在这个成绩不能说没有机会,但还是很危险。

    也正因为这样,400米的配速对他尤为显得重要。

    之所以兰迪-亨特尔和叶钦都会如此重视,最大的原因就是叶钦在400米的潜力上应该不止于45秒。

    以他现在的200米水平来参照,他的速度能力不弱,而且本身的速耐也算是强项,造成400米成绩达不到预期的原因,主要还是处在了配速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