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同学少年-《旺夫小田妻》


    第(2/3)页

    崔维桢没想到她还记得,脸色顿时一柔,“好饭不怕晚,明年再酿也不急。”

    叶蓁蓁被鼓励到了,暗暗把此事记在心底,发誓明年一定不能把这事给忘了。

    波斯风味的吃食确实新鲜,但更吸引人的还是胡姬的表演。

    就在他们谈话的功夫,场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歌舞。

    胡姬们跳的应该是著名的胡旋舞,只见场中的女姬手挽长绢,腰挂轻鼓,伴随着点点的鼓声旋转扬袖,扭腰回眸,灵活得宛若水蛇曼舞,眼波流转之间,风情又万种,美妙的不可方物。

    叶蓁蓁被吸引了注意力,放在膝盖上的手,随着节拍敲打着,这般节奏感十足的音乐是中原丝竹管弦乐曲甚少具备的,让她差点按捺不住随之起舞的冲动。

    在场的食客中,被音乐调动情绪的不止叶蓁蓁一人,很快她就看到一位年轻男子兴冲冲地下了场,向胡姬要了一架鼓,开始了演奏。

    这一刻,崔维桢的脸色变得非常奇怪,然而叶蓁蓁没有发现,已经被男子吸引了注意。

    只见他修长如竹的双手在鼓面轻拍,咚咚的鼓声应着舞者步伐响起,如暮色初晓,坚冰乍破,有雨打芭蕉的急促,又有骤雨初歇的轻柔,轻重缓急,灵巧切换,技艺高超得让人如痴如醉,神思不属。

    被他乐声带动,酒肆的气氛愈加热烈,渐渐又有琵琶胡笛声合进,笙歌杳杳,如坠仙境。场中胡姬的舞姿愈发肆意,展袖旋转,彩绣飘曳,金色的裙摆在空中划下华丽的弧度,一圈又一圈,像是翩跹起舞的花蝴蝶,释出生命卓然的华彩。

    在座的食客兴致大发,拍打着食桌连声叫好,已经有人咕哝着要赋诗。拍鼓的男子性质愈发高昂,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表演,甚至走到场地中心,与胡姬一同起舞,惊得叶蓁蓁的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

    这是一个奇怪的朝代。

    读书人强调尊卑有别,却又放荡不羁,漠视礼教,比如场中男子,绫罗绸缎加身,肯定是出身高门的。

    叶蓁蓁认识的读书人不算多,有诸如叶世明这般自矜身份,却是胸无点墨的酒囊饭桶的;也有张远这种才学不俗、性格开朗活泼的;更熟悉的是崔维桢,他符合了她对古代读书人的所有幻想,文质彬彬又多才多艺,读书人的清雅和世家子的矜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散发着无以伦比的魅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