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下下之策(求订阅!)-《诸天我为帝》


    第(2/3)页

    “笑话!秦国不费吹灰之力覆灭赵国,便是你所求吗?”

    乐乘也怒声道。

    是胡服骑射,令原本弱小的赵国,名列天下七国之中,他们再是奸臣,也不容此等事情发生!

    其他人也听得咋舌,都觉得这种公然开历史倒车的举动,再蠢的人也不会答应。

    实际上纵观历史,这种蠢到极致的事情还真不少,即便到了建文帝朱允炆时期,还讲要恢复周礼呢,那可相隔了两千多年……

    “莫慌!”

    顾承手向下压了压:“一道奏章而已,又不代表成功。”

    郭开不明白了:“既不成功,我等招此骂名,又是为何?”

    顾承道:“为了让军队上下,在李牧的带领下,一致反对!”

    郭开目露深思,乐乘眼珠也转动起来:“这样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明为奸佞惑国,实则是为了引发赵王对李牧的忌惮。

    李牧一旦大力反对,他们再故意推波助澜,使得赵军上下一致云从。

    到时候,英明的君王知道,这个提议太过荒谬,群将反对正常,会直接斩了奸佞;而昏庸的君王则会心生忌惮,什么时候李牧在军中的威望,不下于昔日廉颇了?

    “话虽如此,王上也不至于因此事对李牧如何……”

    郭开想了想,还是摇头。

    他很了解赵王。

    赵王贪图享乐,自私自利,容不得别人半点忤逆,所以听不下忠言逆耳,但他心中还是分得清是非好坏,没庸碌到完全黑白颠倒的地步。

    “所以这只是第一步。”

    顾承道:“紧接着,你就可劝赵王迎回廉颇了。”

    郭开不解:“这又是何意?王上最不喜廉颇啊!”

    赵王的逆鳞,正是廉颇。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刚刚登基时,为了用最快速度掌控大权,将廉颇兵权剥夺,引发老臣的不满,内部动荡,被外界嘲笑为昏君。

    越是如此,赵王越是刚愎自用,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直到后来赵国屡战屡败,迫于压力,才派出使者,去魏国想要请回廉颇。

    廉颇一怒之下反出赵国,其实还是心忧故国,希望回赵效力,于是乎故意在使者面前显露本事,饭斗米,肉十斤,再披甲上马,以示宝刀未老。

    辛弃疾有句诗,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就是出自于此。

    谁知那赵使被郭开买通,回报时是这么说的: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