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年号崇祯-《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第(2/3)页

    大幅度提升工农业、造船业基础,那可又是一大笔银子的支出!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万岁爷定的这个规矩,颇得兵道之精髓也!”

    茅元仪赞叹不已,顺便一个彩虹屁,让草包皇帝朱由检听了,甚为舒坦。

    于是,免不了请客吃饭。

    君臣几人,就在乾清宫里饮酒赋诗,高谈阔论,一直闹腾到后半夜方才尽兴。

    朱由检最大的遗憾,便是无法烧烤撸串。

    他暗下决心,等熬过‘小冰河期’最艰难的这几年,大明朝的国力慢慢复苏,他这个草包皇帝要带头撸串,办酒会,开趴体……

    ……

    如此这般,磕磕碰碰的小半年过去,天启七年终于结束。

    大年三十,要过年了。

    往年这个日子,宫里宫外都要张灯结彩,皇帝要祭拜祖宗,召集文武大臣谈谈天,说说地,反正搞的就挺正式。

    刚开始,草包皇帝还挺有兴致,毕竟第一次当皇帝,有些流程还是颇为新鲜。

    尤其当他看到后宫嫔妃的数量,竟在这短短半年内,就增加了三百多名,一个个都娇艳若桃李,朱由检的心里美滋滋的。

    除了周皇后、袁贵妃、田贵妃等三五位‘原配夫人’,其余的尽为这段日子魏忠贤悄悄送进宫里的‘败家值’……

    渐渐的,朱由检觉得索然无味了。

    格局有些小啊。

    这种小打小闹的‘败家之举’,不过是草包皇帝的日常玩闹,一日一夜所得的那几点败家值,多少有些聊胜于无之感。

    大年三十晚上,朱由检最为纠结的,还是关于年号问题。

    朱由检已经登基半年之久,年号一直沿用的是‘天启’,翻年开春,就该钦定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年号了。

    早在三个月前,内阁、礼部等就已经拟出四个备选年号,分别为乾圣、兴福、咸嘉、崇贞,以钱谦益等人的意见,倾向于乾圣、兴福;

    而徐光启、宋应星等人,偏爱崇贞。

    据史书记载,‘崇祯’这个年号,是朱由检那个笨蛋自己修改、钦定的,因为喜欢扬州知府刘铎扇诗中‘阴霾国事非,崇祯明圣出’一句,所以才‘有感而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