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流水线的雏形-《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第(3/3)页

    “你说的很有道理,当初万岁爷似乎也这么说过……哎呀,万岁爷!”宋应星猛然反应过来,直接吓软了。

    他就要下跪,却被朱由检伸手拉住,笑道:“咱说好了,你这位科学之王,见了朕不用三叩九拜,但以后不许背后嚼舌根。”

    宋应星满头满脸都是汗,两只手使劲在邋遢的蓝色锦袍上搓着,像个犯错的孩子。

    朱由检拍了拍他的肩膀,闻言笑道:“走走走,看看你的车床。”

    于是,几人来到另外一座大殿。

    四五十名学子,正围着几台‘车床’吵吵嚷嚷,似乎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看到宋应星进来,大家呼啦啦围拢过来,开始七嘴八舌的争论。

    宋应星刚要让学子们上前参加皇帝,却见朱由检笑着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吭声,于是只好尴尬的闭嘴不说话。

    朱由检来到一台车床前,发现已经很不错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功能太多,一台车床上恨不得同时能打磨十七八个零部件。

    草包皇帝笑着对宋应星招招手,笑道:“看看你这车床,乱七八糟都什么玩意!

    应星啊,朕…真要说你几句,你这个老木匠的思维,一定要改进,别想着设计出一台车床,便想着要能制作所有东西。

    实际上,如果把这一台车床,拆分成十七八台小车床,每个车床上,只打磨一个零部件,不仅加工速度会快很多,就连精密度也会倍增。

    毕竟,一个人只做一件事情,会专注很多……”

    朱由检大致讲说一遍‘流水线’作业的原理和好处,让宋应星、众学子茅塞顿开,忍不住鼓起掌来。

    草包皇帝摇头苦笑,道:“其实,这种专业分工的思路,早在一两千年前,那些农夫、渔民、矿工们就开始大量应用,你们这帮人啊,还是读书太多了。”

    “少读书,少吹牛,多动手,精益求精,这是咱大明学堂的校训啊!”

    众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