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止生兄高论,小弟拜服!” 顾亭林躬身抱拳,正色说道。 “不过,”黄梨洲迟疑片刻,问道:“既然是针对读书人的,还真就要刀兵相见?” “如此一来,你止生兄,恐怕就要担负马踏书院的恶名了……” 茅元仪微微一笑,却没再说什么。 有些事,说也是白说。 黄梨洲、顾亭林二人,虽说为人豪侠仗义,再加上年轻气盛,完全可以做到为朋友而两肋插刀。 但毕竟、也是读书人。 而且,同样都是出身江南的名门大户,从跟脚上来说,也不可能因为一个‘止生兄’,便会放弃其立场吧? 所以,还是先让其种种田,在这董志塬上过一段日子再说。 要给大明朝刮骨疗伤,这件事实在太大了,在大局尚未安定下来前,茅元仪不想让人知晓,他这位‘茅剃头’想要干什么。 安顿好两位年轻的读书种子,茅元仪连夜出发,一人一骑,慢悠悠下了董志塬,向太原府方向而去。 同时,自有学生负责飞鸽传书,调集一万八千精锐,星夜兼程,也向太原府方向集结。 茅元仪,茅剃头。 要搞事了! …… 京师之地,紫禁城里。 金銮殿上。 文武百官吵成一团,就像一群菜鸟之互啄,一个个面红耳赤,握紧了拳头,眼睛瞪的像一对对小铜铃。 “不行,陛下绝对不能御驾亲征,太危险了!” “是啊,陛下乃我大明之根本支柱,御驾亲征高丽国,其中风险实在太大,陛下,请收回成命吧!” “陛下御驾亲征,方能彰显我大明之煌煌天威,故而,微臣愿随陛下一同前去,马革裹尸,在所不辞!” “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啊!” “陛下,请立即发兵,踏平高丽棒子!” …… 群臣大致分为三拨人。 文官清流们,坚决反对皇帝御驾亲征,甚至不惜以头抢地、鲜血满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