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老李家进城(感谢隔世还想爱盟主打赏!)-《重启黄金年代》


    第(2/3)页

    不过在老朱父子二人看来,如果使用这种包装,势必会让酒的成本上升。除了成本这块,陶瓶的装箱和运输也有一定的劣势。

    在强度上,陶肯定是不能和玻璃瓶相比的。

    对于二人的顾忌,李宪只能笑而不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即他便让朱峰前往县陶土厂联系。

    没想到的是,朱峰去了陶瓷厂不久,就把人厂长给带了过来。

    现在酒厂的销量在那儿放着,外包装的业务可是能养活一个厂子的,可是个大活儿!

    陶瓷厂的厂长叫圭长发,说起来也巧,这人就是之前去酒厂闹事的圭虎的堂叔。

    来了之后,圭长发相当客气。看得出来是对这个业务上了心。

    “李老板,你就放心。酒包装这个业务要是交给我们陶瓷厂,你随便提要求,我们有困难也得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得上!一定能让你满意!”

    看着圭长发一幅要炸碉堡的样子,李宪赶紧摆了摆手,笑道:“没那么严重,我就是想要一款酒瓶子,200毫升左右。怎么简单,怎么成本低就怎么做,但就一样。”

    他伸出了一根手指,“这个瓶子,必须是一次性的。不可回收二次利用。能做吗?”

    陶瓶倒是好做,事实上古时候的酒有很多都是用陶罐陶瓶装的,无非就是陶土压制之后,在内测打层釉罢了。这从技术上来说没什么难度。

    可是一次性……

    圭长发挠了头,“一次性的没做过啊!要是不能循环利用,那就只能做一个整体的,做倒是能做出来,关键问题是李老板,你们咋往里灌装啊?”

    李宪一摊手,“术业有专攻,这可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圭长发面色一苦。

    “日娘,这咋整?”

    ……

    就在圭长发回到陶瓷厂将厂里的所有技术员和老技师都动员起来,研究一次性陶瓶包装的时候。

    两男一女一行三人,沿着县城大道到了宅子前。

    其中一个刚刚看到那宅子上方,用黑底金字刻漆的“李府”匾额,直接就“嗝”了一声,稳了好一会儿才没抽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