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雪球滚起来-《重启黄金年代》
第(2/3)页
有这话,对于李宪来说就够了!
“林副局,那真是谢谢你了!我们只要一个机会,只要给我这个机会,林权我一定能拿得下来!”
看到自信满满的李宪激动的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林伟一阵恍惚。
年龄大了,就容易拿自己和年轻人做对比。这是人,或者说是男人的通病。
看着豪情万丈的李宪,林伟不禁想到了二十几岁的自己。
他认自己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这股热血肯定是不缺。
可那时候自己所面对的,无非是抗震可是六个林场的林权,搞不好,那就是几千万的投资啊!
良久之后,才笑道:“年轻人,就是有锐气。不过我可得提醒你啊小伙子,这个项目不好做。现在林区的情况你是清楚的,林木储量已经不行了,而且目前这个项目,所面临的还有林区职工安置的问题。”
李宪呵呵一笑。
要说别的困难,他没准儿还真就被吓住了。可是林木和职工的问题,还真就不怕!
对于现在的李宪来说,自己能养活的职工越多越好。最好是涉及到几万人,十几万人的规模。
为什么这么说?
李宪发展的太快,本身也没有什么后台。在这个生机和野蛮并存的时代,在这个草莽成群的东北地区发展,只能最大化程度的发挥实业经济的一个优势。
什么优势?
社会贡献。
在未来二十年后,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一场火爆。可是实体经济也一直活的好好的,也并未完全被取代掉。
为啥?
因为互联网企业,几十几百个员工规模的团队,就能创造足够大的效益。可是论起社会贡献,除了那些互联网巨子整天哔哔但是却从未实现的改变世界之外,是远远不及实体经济的。
诚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互联网企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比如无所不见的支付宝和微信付款,比如解决了乘客出行和个别司机生理需求的弟弟搭车。但是,要说对社会经济的稳定作用,以及对民生的保障层面,实体经济永远都有存在的价值。
旁的不说,就说李宪目前的新北公司。
六个造纸厂,养活了三千多命员工,带动了地区其他诸如运输,包装等产业林林总总不下万人的吃饭问题。
这就是社会贡献。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李宪在别的地方憋憋屈屈,可是在北林市,那是可以吃横着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