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实在是高-《重启黄金年代》


    第(2/3)页

    “就事论事也要实事求是!一个政策实行下来,肯定不能够尽善尽美,但是政策的制定,从来都会考虑到普世大众的利益。你听听你说的那叫什么话?怎么就把股民给......那么形容定位?”

    李宪自认为说的没错,可是实话跟政治正确肯定是不搭边儿就是。只是岳之峰惹不起,饶是心里不服,也就只能不吭气儿了。

    倒是一旁的周叔连,见岳之峰呵斥李宪,连忙伸手劝阻:“岳书记不要生气。小李同志说的索然过激,但是确实抓住了要害啊!”

    周叔连虽然身上无官无职,只是在几个学术协会担任虚职,可是这么多年在经济领域内做出的成绩,又经常作为中央智囊参与一些政策的制定,在岳之峰面前说话到还有些分量。

    岳之峰也不敢托大,连忙请站起身来的周叔连重新入座。

    谢过岳之峰,周叔连叹了口气,“岳书记,这次我到龙江来啊。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个就是吴京连同志推荐我过来看看龙江的这个轻工改革项目怎么落实执行,第二个也是最初的想法,也是为我的关于国企改革到底该以一个什么路线进行的论文做材料收集。刚才李宪同志说的这些,这些个关于目前国企普遍用上市的方式从股市吸血续命的弊病啊,其实也是目前咱们国企改革主要使用的手段。确实是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这个可不能怪他说。”

    见岳之峰不说话,周叔连接着道:“不瞒你说,当时这个政策刚刚下来的时候,我就提出过异议。当时上头的想法是用上市指标为部分条件合适的国营企业输血,在上市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和银行对企业拨款贷款变成债权股权,然后通过股票发行转给股民。再靠着这些资金,让企业重新散发活力,带动股票市场活跃达到资本流通三方共赢的局面。在此之外呢,还能通过股票市场的活跃,来解决居民储蓄增长过快,避免过高比例的居民储蓄成为诱发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笼中虎。这本来没什么问题,可问题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地方上选择性的规避或者说遗忘了这个政策之中‘部分条件合适的企业’这个前提要素,导致整个的政策都偏离了初衷啊!”

    听到这个,再看到周叔连惋惜的面孔,岳之峰蹙起了短粗的眉头:“偏离了初衷.....叔连同志,这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不好说!“周叔连摇了摇头,叹道:“我现在只从这种制度安排之中看到了弊病。岳书记你看,在上市过程中啊,企业存在着大量虚假报账的现象,那些拿到了配合和上市指标的企业其实有很多都不具备上市的条件,因此不得不通过行政手段审核上市。资格审核机构是不可能对自己的审批后果负责的,而且在行政审核部门的默许下,就连负责资产评估以及承担股票销售的各类中介机构,都会因为这种极强的行政性背景和行政手段大开绿灯甚至是.......为虎作伥。这样的现象,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定时炸弹呐。”

    在一旁已经不再敢说话的李宪听到这个,眼睛立刻睁得老大。

    老先生有点儿东西啊!

    通过现象看本质,其实现下国企配额上市的手段,其性质就如同十几年之后美国搞的次贷造假差不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