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各自心思-《重启黄金年代》
第(2/3)页
这年头,复原军人过得都不咋好。
复原回来其实出路不多。
老话咋说的好,好男不当兵。
它不像是后来十年,当了兵有了服役资历,家里边儿要是有门路,回来之后往企事业单位,甚至是公安口和交警这一类好单位里边儿操作。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兵,那可不是镀金用的。
边境不消停,谁知道是不是要上战场拼命?
所以当兵的,大部分都是一般家庭,或者干脆就是谢家兄弟这样,纯粹是家里边儿太困难,去部队吃大锅饭的。
这样的兵回到地方,要是没立过大功,基本上能进个小厂子上班那就是烧高香了。
什么公安局派出所交警队之类的好单位?
千万不要想太多。
运气好的当个合同制,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草帽警察,那都是一大关。
大部分的人,回到地方之后还是摆脱不了务农的命运。
就这还是好一点儿的,在农村的兵至少有个营生。
惨的是那些城镇兵,家无良田一亩,要是再安排不上工作,就只能自己去闯。
不可否认的是,在眼下这个全民经商浪潮里边儿,有一部分人确实会抓住机遇,在未来有一番成就。可那句歌词儿怎么唱来着?
幸运儿并不多......
大部分的城镇复员兵,回来地方直接就扣了个帽子——待业青年。
官方是这么说的,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无业游民。
一听说李宪要在省内搞物流,要众人过去,一个个自然响应。
谢家庄在消停了几天之后,又热闹开了。
一群战友聚到一起,还是为了未来前程,自然是兴高采烈。
刚巧了,之前谢家的婚事没办成,礼份子在兜里还热乎着呢。一帮大老爷们儿聚在一起,一天的时间不到,就趁着气氛热烈喝空了谢家庄小卖铺的啤酒白酒。
王家堡。
王彪最近的心情很不好。
守着公路边儿这几年,要说王家堡自然是富得流油,可是最大的受益人,其实还是他这个头头。
自己那一肚子见不得人的手段放平常,谁听见谁都得往脸上吐唾沫。
可是这年头,只要能赚钱的本事,那就是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