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蝗灾主战场的变化-《重启黄金年代》


    第(2/3)页

    于是乎,这第二种人的痛点,就催生了第三种群体——中间商。

    或者说是二道贩子。

    这部分人,找准了市场的缝隙,立刻组织起了三轮车四轮车或者摩托车的运输队伍。

    也不跟那些采集大军抢,直接在蝗虫区打出牌子就地收购蚂蚱。

    本来,那些个灾民就不乐意跑大老远的路程去送货。这有人就地收,还给和收购点一样甚至是略高的价格,那自然是老大的高兴。

    就这么,从灾民手里收了蚂蚱之后,这些二道贩子再将蚂蚱运回自己的地盘,进行加工,然后送到各个销售点。

    这么一来,两块钱一公斤收的蚂蚱,加两道运输,再加一道初加工,一转手就能卖五块钱。

    足足三块钱一公斤的利润!

    按说,这也没啥。

    当初李宪制定了收购价格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

    他在有意的引导,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灭蝗这门“生意”中来。

    但是二道贩子们为了多赚钱没节操啊!

    这些家伙,为了多收多赚,往往是把蚂蚱焯水完后,略加晾干就送到了收购点。

    甚至有的都是水焯之后直接装袋。

    这特么可就压称了!

    得知这个情况,李宪不得不告诉各个收购点,让他们严把验收关。

    对于初加工级别的蚂蚱,收购标准从“去翅去头焯水”提高到“去翅去头焯水晾干”而晾干标准,则是以蚂蚱摔在地上,或者用手捏可以直接弄碎为准。

    就这么,到了第六天,各点收购的总量有所回落,不过仍然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五吨!

    要知道,这三十五吨,可是一水水掐头去尾而且晒干了之后的!

    若是折算成活的成虫,怕不是要五十多吨。

    几天功夫下来,李宪之前借用孔行动的几个冷库可就不够用了。

    ……

    聊城,杀虎屯镇。

    从京城来的农业和病虫害防治专家组在省委领导的带领下,匆匆从轿车上下来。

    浩浩荡荡的的一行人,班底可谓是的强大到了极致。

    为首的一人,正是农业部特聘专家,知名农业专家孙长兴老先生。

    “孙老,实在是抱歉了,这一路上舟车劳顿,下了飞机也没能让你歇歇就跑了过来。”

    负责接待的,则是以书记祖庆生为首的领导班子成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