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呼鹰嗾犬-《明末汉之魂》
第(3/3)页
崇祯由刚开始的觉得好笑变成了差一点惊掉了下巴,而且据说由于参与者众多进展很快,一部分后来者已经在审阅一部分完稿,进行再次讨论和修改。
参与的士大夫们经常争执,甚至于吵架,但是没有人否认“崇祯大字典”一旦刊印一定会成为大明最有价值的工具书。
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的崇祯抽时间听了王德化和李若琏的联合回禀,得知近一千士大夫都给予正在编纂的“崇祯大字典”很正面的评价后,有些茫然。
李若琏人品真不错,他何尝不知皇帝留下黄汉在京师当逍遥侯爷乃是心存忌惮的缘故,此时有机会面圣当然挑好话说。
他道:“陛下,东平侯教书育人著书立传比绝大多数士大夫还要博学,臣以为可以给予东平侯翰林院官职,以后东平侯完全可以成为文官。”
李若琏认为皇帝担心黄汉这个将军手底下有雄兵,故而不肯放他会辽西,如果黄汉转行成为文官,当然能够以辽东经略的身份去宁远跟建奴干仗。
崇祯日渐老诚,不怎么容易被忽悠了,。
他认为文官武将不重要,即便黄汉变成了文职,“红旗军”还会以他马首是瞻,唯有不放其离开京城才能够君臣两相安。
崇祯笑了笑,道:“东平侯文武兼备乃是旷世奇才,日后‘崇祯大字典’问世,朕肯定钦点他进士及第,届时肯定无有不服着。”
大明科举制度有讲究,殿试前三名才是进士及第,接下来是进士出生、同进士出生,崇祯如此表态可见很满意黄汉不参政议政的态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