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不敢懈怠-《明末汉之魂》


    第(2/3)页

    现在好了,连商贾、官吏、老百姓的出行都少不了“四方快运”和“日月海运”,想要黄汉靠边站有这个可能性吗?

    崇祯八年五月端午,后金伪都盛京,得到了传国玉玺的红歹是兴奋莫名,一百余汉奸趁机上书请大汗称帝。

    后金领土扩大了数倍,影响力一直延伸到了河套地区,归顺的蒙古部落不知凡几,红歹是萌生了过把皇帝的瘾。

    他半推半就答应了面南称帝,整个后金都开始进行准备工作,商议国号、制定礼仪,赶制吉服和登基大典的龙袍,最后决定在后金天聪十年正月初一正式改元纪年。

    七月中旬,从来不上朝的东平侯难得参与大朝会,郑国昌和徐光启两位阁老也出现了。

    黄汉上奏天子,经过一千余士大夫、士子的不懈努力,“崇祯大字典”试行本已经完成并且刊印一万本在南直隶、北直隶发行,以后在吸取各方面反馈和改进意见后还会刊印修订本。

    三年后,即将发行天下的正本肯定能够经得起任何博学鸿儒用挑剔的目光审视,永远不会误人子弟。

    被内忧外患困扰得疲惫不堪的崇祯终于听到了好消息,参与编纂的一千余人留下的名字能有几人去看?

    而这本工具书的名字就是“崇祯大字典”,以后万古流芳的毫无疑问是他这个当朝天子。

    崇祯仔细看了几页“崇祯大字典”,发现这本工具书字迹清晰纸张有质感,果然是“黄氏出品必是精品”。

    皇帝龙颜大悦当场赐予东平侯黄汉进士及第,兼职翰林院从五品侍讲学士,离入阁的正五品文渊阁大学士仅仅是一步之遥。

    这一次皇帝高调给予黄汉封赏居然没有一个言官出班反对,等黄汉磕头谢恩站起来之时,满朝文武都恭贺东平侯进士及第。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可是此刻满朝朱紫没有一个认为黄汉乃是幸进小人,人人羡慕嫉妒黄汉将要千古留名。

    崇祯看着荣辱不惊的黄汉内心里五味杂陈,他听从黄汉建议加大保卫京畿之地的兵力部署,派遣方正化监管京畿兵马卓有成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