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狱-《明末汉之魂》


    第(2/3)页

    他道:“老臣只不过转达了朝廷有调‘红旗军’进入山西抗击东奴的意图,谈不上什么协商。

    老臣话音刚落,征虏大将军就表态‘红旗军’跟朝廷不分彼此,当场宣布出兵,立刻当着老臣和监军的面下达了命令。

    如今在训练之中,准备在月底发动攻击收复锦州的‘红旗军’人马仓促集中赶去紫荆关集结,计划是夺回雁门关,直逼建奴设在朔州城的大本营。”

    群臣们正在乱糟糟议论铸币之事,不少人准备跳出来反对,谁知皇帝话锋一转谈起“红旗军”是否出兵的话题,又安静下来听讲。

    郑国昌此时当然要竭尽所能彰显女婿的忠勇,他接着道:

    “在朝廷两个月没有给饷银的情况下,征虏大将军都没有一句怨言,他为了不失信于麾下,砸锅卖铁按时发饷。

    前天见到老夫,得知天子为难,欣然同意暂缓执行平辽计划,即刻率领人马前往山西跟建奴决战。”

    说着、说着,郑国昌情绪不由得激动起来,他目光炯炯瞧向群臣,大声质问道:“不知那日共同商谈辽饷的大人此时是何感想?不仅仅不按时下拨辽饷还单方面毁诺,朝廷还要不要脸了?”

    被郑国昌质问,群臣却无话可说,因为太多重臣见证了五年平辽计划,邸报也早就刊印了具体内容。

    很明显建奴的第一意图是从薊镇突破,然“红旗军”布防得当,建奴偷鸡不成蚀把米后知难而退。

    征虏大将军及时示警,朝廷也做了防范,然而建奴选择在宣大、太原三镇的边墙下手简直是势如破竹。

    朝廷又不是只有“红旗军”,军费也不是仅仅三十万两白银一个月的辽饷,其他边军和各路将领的人马也是朝廷花银子供养的军队。

    现在看来朝廷每个月花几十万两银子养的其他军队,绝大多数都是做了无用功,最后还得“红旗军”力挽狂澜。

    此次建奴大举犯境,征虏大将军没有任何责任,朝廷根据协议也不可以征调在训练中的那些用于收复辽东的兵马,误了五年平辽大计划。

    可是征虏大将军不肯做看客,不计较得失欣然同意提兵前往山西、宣大跟建奴拼命,如此态度谁还能挑得出毛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