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夺取偏头关-《明末汉之魂》


    第(2/3)页

    雁门关到偏头关四百余里,有官道相连,但是得绕过朔州城,因此出击的杨大年、张扬、袁思明、黄峰四营人马没有分兵齐头并进,一路上只发生了几次小规模遭遇战斩杀清军二三百。

    大军赶到之时花了足五天,达尔汉得到的命令是守住这个外长城重要关隘,明知道“红旗军”杀来也没有选择弃关而走。

    因为偏头关距离归化城已经不足五百里,是奴酋预留的撤退通道。

    偏头关是抵御游牧民族入侵汉家领土的第一道长城关隘,防御力可圈可点,但是布防重点都是防止敌军从外往里打,现如今完全不一样,“红旗军”是从内线往外线攻击。

    虽然关城厚达四步有余高度超过四丈,但是在密集的炮火和米尼枪袭击下城头清军根本无法进行有效防御。

    达尔汉原本准备依托关城固守,他坚信崇德皇帝不可能任由“红旗军”堵了大清军的退路,只要坚持住,很快就会等来援军。

    也是因为偏头关是被里应外合巧取,关城没有遭受破坏,防御功能健全,增强了清军固守的信心。

    谁知杨大年见关城完好也不准备使用野战炮发射实心弹造成大破坏,而是选择米尼枪精准射击外加一磅弗朗机炮散弹打击,配合步兵刀盾手蚁附攻城。

    杨大年很自信,相信在三千杆米尼枪射击下,刀盾手登城之时伤亡可控。

    实战表明确实如此,妄图坚守的清军被倾泻的弹雨当场打死、打伤几百,连在城头指挥负隅顽抗的达尔汉都遭受重创,胳膊被散弹打断了。

    几个亲兵冒死把由于失血过多而昏厥的主子达尔汉拖下城头,失去指挥的清军都一窝蜂寻战马往北门而去。

    当刀盾手攀爬云梯登城之时,城头居然没有一个有战斗力的鞑子和建奴,只有几十个身受重伤奄奄一息的伤兵在哀嚎。

    半个时辰不到,五千“红旗军”骑兵就在张扬、袁思明率领下穿过偏头关往北追杀清军败兵。

    与此同时杨大年、黄峰指挥步兵肃清残敌,收集缴获安顿解救的汉民、甄别混入老百姓中的旗丁和包衣奴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