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教材选用的大多都是一些现代的,但是她将这些知识都弄成了现代的,与此同时,她也将一部分太过超前晦涩的知识都给删了。 同时增添了更多的常识类的知识。 所以,这些孩子学到的知识,远比在私塾的孩子学的都多。 当然,教学的夫子也要好好培训,总得让他们先学会了,才能去教别的孩子。 不仅仅要培养夫子们的知识,还有他们的教育意识,什么教育心理学都得学,还有因材施教也得贯彻落实。 这么辛苦,薪资也一定是最高的,同时还会给予他们很高的社会地位。 回大燕的路上,唐崇交给了奶娘带,自己则在空间中开始设计教材。 若是可以的话,她希望入私塾的孩子,也能推行这一套教材。 当然,她也知道,步子不能跨的太大,否则会遭到反噬,只能等大唐学院的孩子们先学成了,让全国都看到成绩了,才能试着推广。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太急切。 经过了古兰军营,又经过了荆州。 裴姝儿写教材之余,也会带着唐崇出去走走看看。 荆州此刻早就已经改变,不再是之前饿殍遍野的景象了。 大家的脸上都朝气蓬勃的,周围都开辟出了农田来,然后开始种植。 现在外面已经一派绿油油的景象。 从大商运回来的粮食给了徐州,和江南。 两个地方的流民即便还是存在,但是已经不是饥肠辘辘的样子,甚至也被分发了田地,开始种植了。 甚至一部分流民已经回到了自己本来的所在地,每次粮食吃完了,也会去最近的救济点领取粮食。 不是没有人一些百姓囤积救济粮,只是每一次大家都会进行统一的检查。 这个时候,每一个救济站的资料都是互通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所以这些人钻不了多少空子。 不是所有的商号都有裴记这样的大手笔,可以开办救济点的。 也有一部分有道义的商人选择在城门口施粥,力求让这场灾难快速过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新的粮食,施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林州城反倒是成为了最不需要关心的地方,即便是城中的居民也早就将种植天赋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还有人在屋顶上种植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