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工资少一半,总比没有工资好。 再然后,持续半年,工厂被拆分,生产部门入首钢,工资立刻恢复原先的工资,这就会让广大职工对新工厂感恩戴德。 而那些被并入政府的三产部门呢,也把工资提一提,但不恢复到原先的样子,而且票证之类的也减少,但只要比原先工资砍一半的情况好,那大家就依旧会满足。 这就是先砍一半,发泄完大家的怨恨,等过去那阵风头了,回头再提两成,自然就只会收获赞美。 可实际上呢,从整体上看,这还是砍了大家三成的工资,如果加上其他福利待遇,被砍的只会更多。 但是通过这种方法降薪,广大职工不会不满,反而开心庆幸,这就是方法的问题了。 到时候,大家只会把怨恨发泄到原先的老领导身上,认为是老领导无能,不会怪到自己的头上。 李厂长很清楚这点,所以他之前才那么愁眉苦脸,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处理不好,那他就是背锅侠。 其实在整个八十年代的国企改革中,类似李厂长这样的背锅侠有很多,也不差他一个。 要说破局方法有没有? 当然有了。 其实政府此时要整改红光机械厂,从根源上说,并不是顶上红光机械厂的财富,想巧取豪夺。 恰恰相反,政府整改红光机械厂,是要及时止损。 因为红光机械厂作为国企,如果不能给政府上缴利润,就要反过来吃政府的财政,等于是政府背了一个沉重的大包袱。 政府要是有钱也还好,不差那点,可现在政府也穷啊,要不然还改什么革? 所以整改红光机械厂的目的,是不想每年花大量的财政收入,投入进红光机械厂这个无底洞,减少财政支出。 因此,如果红光机械厂能凭着自己的能力走出来,不求重新赚钱,哪怕做到自负盈亏,能自己负担自己的职工薪水,那这就是个好厂子好单位,干嘛要继续整改? 要是万一这个厂子不光能自负盈亏,还能提供额外的资金给政府,那简直就是明星企业,必须大吹特吹,然后让大家都学习。 也正因为这样,李厂长才开始寻找各种方法拯救红光机械厂,并且破格提拔曹志强。 因为李厂长思来想去,除了曹志强这边,再也想不到还有谁,能解决红光机械厂的工资缺口了。 这不是说红光机械厂只有工资缺口,而是工资缺口一刻不能耽误,不像其他水电等缺口,可以继续欠着。 反正现在大家都是欠钱。 红光机械厂欠别人的钱,别人也欠红光机械厂的钱,三角债而已,谁也别笑话谁。 加上是计划经济,能源跟原材料是断然不会缺的,因为都是上面统一调配。 所以看似工厂最大的资金缺口是原材料跟能源,但实际上这些玩意儿都不缺,依旧正常运行。 反倒是看似资金量很小的工人工资,这真的没办法。 工人工资是现钱,不能通过内部虚拟的白条打发了。 这也是为何曹志强的那个红光出版社的借款,能拯救红光机械厂的原因。 因为曹志强的出版社,只需要负担机械厂的工人工资的一半就可以了。 如果连工厂的原材料跟能源账单也负责起来,那打死曹志强也负担不起。 “李厂长。”曹志强跟着叹了口气,“别看现在出版社也好,便利亭也罢,都搞的如火如荼,但其实这些项目能吸纳的人群都很有限。 便利亭项目呢,从长远来看,确实可以吸纳大量人员。 理论上只这一个便利亭项目,就能把咱们厂的三产人员吸纳干净,让这些只出不进的三产部门,变成新的盈利增长点,让三产人员自己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能反哺工厂,壮大工厂。 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有一个逐步扩张的过程。 而且便利亭项目呢,其实是吃政策饭的,一旦政府不让搞了,就全白瞎了。 所以,咱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多点开花,多手准备才行。 搞电影制片厂,就是我为工厂想的一个新项目。 您看啊,只要电影厂搞成了,就可以算是咱们工厂的一个下属子公司,这样一来,最起码可以把文工团这个光花钱不赚钱的大包袱先甩出去。 一旦新的电影厂赚钱了,那自不必说,万一不赚钱,单独剥离一个电影厂,让电影厂改为政府接手,由企业变事业,咱们也不吃亏,您说是不是?” “这个嘛……”李厂长摸了摸下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大家也不傻,万一真出了问题,咱们总厂也不好一点不管,一样很难交代啊。”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那这样好了。”曹志强道。 “厂长您要还不放心,那就把电影厂转变成承包经营模式,像出版社一样,承包给我个人经营,或者像华夏音像公司一样,走公私合营的股份制模式,依旧是我来负责。 有我个人负责,我个人打包票,您总该相信了吧?” 李厂长看了看曹志强,忽然笑了:“小曹,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怎么想的?还是说,你觉得电影厂真的有搞头?真能赚大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