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花团锦簇》
第(2/3)页
其实下午的时候孟许已经来过了,带了不少礼品贺喜,还关起门来和怀宇怀瑾神神秘秘地商量了什么,然后就说要回家去看陶陶和玉儿,匆匆走了。
孟许是直接从生意场上下来的,作为孟家的大公子,身上的担子也不轻,尤其是经过了洗三事之后,他更加成熟,致力于让自己尽快掌握更多的孟家生意,成为真正的主事人。不过即便如此,他依然每天按时回家,总要抱一抱小玉儿,同陶陶吃一顿饭。
三月中旬放了榜,三月二十五就是呦呦的生日,过了这个生日,她就满十四岁进入十五岁了,这天的早饭依然是谭丽娘亲手做的手擀面。
花易岩送了六百六十六两的银票,不是他图省事,实在因为他最近太忙已经忘了,直到今天早上看到手擀面才想起来。不过呦呦并不在意,银子最好了,她最爱银子了。
谭丽娘除了早上的手擀面,还送了一双鹦鹉衔桃的睡鞋给她做生辰礼。呦呦是十分感动的,谭丽娘要管家要带孩子,还能抽出空亲自给她做一双睡鞋,她当然谢了又谢,甚至还亲了一下,惹的谭丽娘又羞又笑的。
怀宇和怀瑾一人送了一本书,是一套游记的第一本和第二本,呦呦听说还有两本的,就问题怀宇和怀瑾另外两本呢,结果他们俩说另外两本留着下次送。合着要是一套书有个十本八本的,她出嫁前的生辰礼他们都不用操心了吧。呦呦暗自翻了个白眼。
接下来就是最小的怀信了。怀信的礼物是他最喜欢吃的手指饼一包,呦呦数了数,这一包手指饼十根,够他吃三四天呢,也算是挺大方了。
除了家里人的生生辰礼,还有陶陶和孟许一起送了一对玉佩,另有一张在相国寺供了三个月的平安符。
而萧沐仁的礼物,是一沓地契,有京城的有山东的又西北的,还有一座关外的山头,听说建了马场养了马。
呦呦原是不想要的,不过萧沐仁说是王妃让给的,还说反正早晚都要给她,不如现在就给了,“主要也是我想不出要送你些什么,金银玉器首饰衣料你都不缺。”萧沐仁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呦呦见此,就不再多说,表示感谢后将东西收下了,反正她只是暂代保管而已。
呦呦过完了生辰没几天,就是玉儿满月了。满月的时候孟家办的比洗三隆重的多,邀请了的不只是孟家的本家,就是二太太三太太那里的姻亲也来了不少,更别提还有孟家的生意伙伴和往来的朋友。
看到院子厅里热热闹闹的,呦呦这才知道上次洗三宴有多么冷清,心里庆幸幸亏上次让谭丽娘穿了县主服饰又发作了一番,不然人家该以为陶陶在孟家不受宠,娘家也不给撑腰呢。这么一想,更觉得孟太太过分。
说到孟太太,真是一个趣人,今天见到谭丽娘和呦呦时,笑得那个灿烂言语间格外亲近,似乎上次喊着“头疼”冷落她们的不是她一样,这脸皮得多厚或者说得多不要脸才能做出这种事来?
呦呦有时候也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孟家既然能拿到皇商至少说明孟老爷还是有些本事的,怎么内宅竟然是这幅样子?难道他和现代那些大家族一样,是商业联姻?
今天谭丽娘没有穿县主礼服来,呦呦也没勉强,母女两个在陶陶的房间里陪她说话。
陶陶今天出了月子,一早上就让丫鬟们烧了一大桶水好好洗了头泡了个澡,此刻正坐在椅子上,由着呦呦在她身后拿着一个帕子给擦头发。
她一下子就想起来七八年前还在栎阳的时候,那时候她娘和爹刚成亲还不到一年,两家院子中间开了一道门,也是这个时节天气乍暖还寒的,洗完了澡天气冷,头发要快些擦干不然怕风寒。呦呦洗完现出来,等换水的功夫陶陶就站在她身后给她擦头发,一绺一绺的,细细地擦干。
一晃都这么些年了,一家人从镇子里搬到县城,又从县城迁居到京城。妹妹也大了,都定了亲了,自己也是当母亲的人了,然后才明白娘那个时候为什么那么宠着呦呦,因为她现在也一样,恨不得把世界上一切的好东西都给玉儿。
怪不得人家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姐,你笑啥?”呦呦把手里的帕子递给一旁伺候着的丫鬟,又换了一张干的,问陶陶。
“没啥。”陶陶下意识否认,然后又解释,“就是想起以前在栎阳的时候,净我给你擦头发了,现在也轮到你给我擦了。”
呦呦听了也笑起来,“欠的债早晚得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