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花团锦簇》
第(2/3)页
“到去年冬天,有十三万多人。”萧沐仁说,“皇上登基后一直没有战事,虽然年年有征兵,但是也年年有裁撤,超过四十五岁的士兵一般都会给丰厚的饷银让他们归家种田。”
“好,按十四万人算,没有战事就不说了,若是有战事,或者小规模的训练,这种会有吧?就是一队人带好粮草出去实地演练?”呦呦转头看向萧沐仁。
萧沐仁点头,好奇呦呦怎么会知道这种军队的事,不过现在不是问这个的时候,他静静地听着呦呦接着往下说。
“不多算,每日按一千人训练,不,全国算的话,起码要一万人,每个人按一天三块面饼算,这已经是最少的了,一万人一天要三万块,十天就是三十万块,一块面饼最低也要二两起,一斤面十六两做八块,三十万块面饼起码要四万斤面。四万斤面啊。”呦呦着重强调了一下,“大鸿朝一年能产多少斤面粉?”
“另外,方便面是怎么做的你们知道吗?面条先煮再炸,工艺看起来简单,可是要是一天做三十万……”呦呦没有说下去,意思是你们自己想一想吧。
孟许点头,粮食产量这是个问题,但也算是容易解决的,“普通平民家里是舍不得吃当年的新面粉的,我们可以换。”孟许说,“就我所知,各地粮仓都有陈粮,让皇上发个圣旨下去,用一斤半或者两斤的陈粮换新粮。”
呦呦想了想,觉得可行,就点点头。
“人工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招人做。”萧沐仁思考了一会儿说,“皇上最近还在发愁呢,很多士兵都是先皇在位时征纳的,也快到年龄了,皇上登基头两年给退役士兵都是一人发二十两银子,这两年修路修水库治洪涝,国库越发不足了。我去同皇上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以工代薪。”
呦呦想了想,觉得倒也可行,就点头,“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问题。”
“还有什么问题?”陶陶就奇怪了,怎么什么事到呦呦那里,问题就那么多呢?
“保存期限的问题。”呦呦说,“之前的那些,可以保存一个月,一个月之后没试过,不知道能保存多久。”
孟许沉吟,这的确是个问题。就在他们都在思考的时候,萧沐仁突然开口了,“最少半年。”
“半年?那么久?”孟许惊讶。
呦呦也很惊讶,她记得她写信叮嘱过萧沐仁的,最多存放一个月,放太久吃坏了肚子,在这种没有抗生素消炎药的古代,一次痢疾一次风寒就可能让人丧命。自己一再地叮嘱,他居然还放了半年?呦呦眯着眼看萧沐仁。
萧沐仁感受到她的目光,立刻讨好地笑笑,用目光传递着他的话:我错了,下次不敢了。
呦呦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什么都没说,等到孟许和陶陶萧沐仁他们讨论完了,她才开口,“你们股份怎么分我不管,我只负责去研究新品,我刚刚有点想法,说不定还能改进改进。”
“那就有劳姨妹了。”孟许站起来对着呦呦郑重地行了一礼,要知道,有了这单生意,孟家皇商的位子起码还能再坐三年——前些天听说江南的林家大少进京打点了内务府,明显是为了皇商之位而来。。
呦呦不知道孟许为什么郑重,只以为他是因为陶陶,就不甚在意摆手,“姐夫客气了,这是大家利好的事,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之后就留下孟许和萧沐仁在书房说话,陶陶和呦呦姐妹俩就回去后院,尤其是陶陶,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玉儿哭了没有。
进了院子,一片安静,没有听到任何的孩子们玩闹的声音,哪怕是哭闹都没有,姐妹俩很是奇怪,慢慢走近堂屋,不禁都愣住了。
堂屋里也是一片安静,虽然丫鬟和婆子们都在,但是没有人说话,都静立在一旁,而地中间的地毯上,怀信端坐着,他的怀里是睡着的玉儿,玉儿的脸上还带着泪珠,怀信一只手托着她的头,一只手在她的小肚子上拍着,就像往常谭丽娘或者呦呦哄他时那样,一下一下,带着安抚的意味,头却一下一下地点着,好像也要睡着了。
呦呦走过去,把他怀里的的玉儿抱起来,小家伙被打扰了睡眠立刻哼唧起来,然而不等呦呦安抚她,就听见一声稚嫩地童声,“玉儿乖,不哭。”
陶陶和呦呦都呆愣了,两人对视一眼,都会心地笑起来。
呦呦把玉儿交到陶陶的怀里,自己弯下腰抱起怀信,拍拍他的被,“好了,玉儿睡了,怀信也睡吧。”
怀信撑着睡眼看了一眼呦呦,叫了一声“姐姐”,就闭上眼睡去了。呦呦抱着他放到床上和玉儿并排放好,留下一个呦呦在这儿看着,陶陶转身出去。
坐在外间的凳子上,陶陶示意玉儿的嬷嬷过来,“怎么不抱小姐和舅爷去床上睡?不知道地上凉吗?”
呦呦坐在里屋,手里捧着杯子喝水,眼睛却顺着门口看向外头,静静地听着外头陶陶问话。问话时陶陶的语气听起来是温和的,可是在场的下人们个个神经紧绷,没有一个敢怠慢的。
“回大少奶奶,”那个嬷嬷走过来对着陶陶屈膝行礼小心翼翼地回答,“小小姐久不见您回来,就哭了起来,舅爷不让去找您,自己抱着小小姐哄起来,奴婢要帮忙,舅爷不同意。后来小小姐哭累了睡着了,奴婢想抱小小姐上床,但是一抱就哭,舅爷也不让,就只好这样了。”
第(2/3)页